萨特

相关tags:

萨特名词解释: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存在主义代表之一。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9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后在巴黎和外省一些公立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大学及弗赖堡大学研究现象学,受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1936年起发表小说和哲学论著。1939年应征入伍,次年被德军俘虏。1941年获释回到巴黎,继续在中学讲授哲学,同时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45年创办政治和文学评论刊物《现代》。战后提倡“介入现实”,成为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50年代参加左翼政治运动,1968年支持巴黎“五月风暴”学生运动。曾担任《人民事业报》社长,《革命》月刊主编,欧洲作家联盟主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64年谢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声明“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萨特的哲学将人的存在,即人的自由作为中心加以展开。其前期思想受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影响,致力于用现象学方法阐释心理现象,对情绪、想象等心理活动与外物及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了探讨。提出了“现象学的本体论”,欲置身于传统的唯物、唯心论争之外,从“一元的现象”出发解答哲学问题。主张从一系列现象中探求存在的本质,认为显现出来的现象必须依靠一种超现象的存在作为基础。由于人的意识具有意向性,所以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即意识总是指向对象,把对象显现出来,对象离开意识就成为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因此意识的存在就成了一切存在的意义的基础。将存在分成两个领域名词解释:自在存在(意识之外的实在)和自为存在(人的意识的存在),而本体论的任务是指明自为存在的本原性及其作用,即是对人的存在的基本结构及特性进行描述。指出人的存在结构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没有先天的客观本性,它首先只是一种计划和意向,是没有实质内容的存在。人只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使计划和意向成为现实,亦即获得自己的本质。这就要求人必须摆脱一切外在的或自身的束缚来争取自由,并在自由中充分展开自己的特性,即敢于对外在事物进行怀疑和否定,并对自己的命运作出选择。人只能自己造就自己。正因为自由是人获得本质的先决条件,所以自由就成了自为存在的根基。强调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是无法摆脱的,任何一种试图逃避自由的行为,都是自欺欺人。萨特在强调个人自由的同时,又认为人不能脱离处境而存在,因而任何自由都是在一定处境中的自由。而且个人自由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人一旦独立作出决定,他便对自己、对社会承担起全部责任。萨特认为存在主义突出了人的独立自主性,给予人以尊严,所以是一种人道主义。在其思想演变的后期,萨特曾赞扬马克思主义,其论著由注重个人的独特性转向研究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他一方面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存在主义只是寄生于其上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则称马克思主义已经停滞,提出用其“人学辩证法”来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僵化的关键是不关心在具体环境中的个人,而存在主义则注重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独创性的实践,是恢复了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他的这些理论被称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注重以文学、艺术等形式来注释其哲学观点,在他的小说、戏剧及文学批评中,一直贯穿着“由一个自由来重新把握世界”的精神。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主要文学作品有《墙》(1937)、《恶心》(1938)、《苍蝇》(1942)、《禁闭》(1944)、《肮脏的手》(1948)、《自由之路》(1945—19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