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tags:

妙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

老子曾以“妙”为“道”的同义语,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庄子》中也以“妙”来说明求道者最后达到与“道”融为一体的人生境界。

东汉桓谭论琴曲云:“妙曲遗声。”傅毅论舞亦云:“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舞赋》)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妙”又成了人们的习用之语,这一方面受到道家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人们对艺术审美心理问题深入探讨的结果,当时有关“妙”的理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妙象”说。“妙”和“象”结合为一起,体现了以“象”尽“妙”、自然即道的思想。

郭璞《游仙诗》:“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庾阐《蓍龟论》:“是以象以求妙,妙得则象忘。”郗超《答傅郎诗》:“森森群象,妙归玄同。”孙盛曾作《易象妙于见形论》,亦申“妙象”之旨。“妙象”理论强调了山水即道的思想,对培植当时人的目击道存的审美认识方式具有一定推动作用。②“写妙”说。

宗炳《画山水序》云:“又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宗炳认为,山水以形媚道,其具体形态中含有“玄牝之灵”,即含有“妙”,因此作画者,必须体现出山水背后所藏之妙道,那种博大精深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情调。③“妙韵”说。往往用来形容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对象。

夏侯湛《观飞鸟赋》:“目悦妙势,心嘉羽仪。”向秀《思旧赋》:“听笛音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张载《习扇赋》:“凝妙姿于白雪,俯濯素于河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尚“妙”说对唐宋“逸、神、妙、能”四品说和严羽“妙悟”说的建立均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江门广角镜(湾区神“算”子 妙“计”助创新)

天河二号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图片来源:该中心)深圳超算中心监控中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摄国家超级计算机深圳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圣中乐正,科聚湾区研究院首席专...

日本妙德(妙德组诗欣赏《水调歌头-春分、春韵》外五首)

组诗欣赏作者︱妙德01《水调歌头-春分、春韵》文/妙德(词林正韵)俏春已过半,杨柳若丝弦。纸鸢凌跃,乘风飞舞弄翩跹。更有两三白鹭,闲啄湖边水草,飞落渚江滩。桃杏伴佳影,疑似画中仙。春未老,发先白,自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