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
相关tags:
户籍名词解释:
登记户口的簿册。户口是两个概念,计家曰户,计人曰口。古代有关户籍的正式记载,最早见于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即登记户口,以五家编为一单位,称为“伍”。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在此基础上“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一保,十保相连,一人犯罪,十家连坐,这就是后来保甲制的雏形。其他诸侯则先后采取了以二十五家为一社的“书社”制度,“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图就是户籍。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后,户籍的登录完全制度化,如汉代每年八月实行全国人口普查,当时称为“案比”,即“案户比民”,以县为单位,逐户逐人进行核查,然后“造籍”。造籍完成后,各地派出专员将簿籍送到长安,上交朝廷,成为朝廷征税、征兵、派役的依据。也就是说,是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总账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汉高祖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诸将争先恐后搜掠金银珠宝,萧何却去秦档案馆将律令图书收藏起来。萧何收藏的图书中,就有全国的户籍。后来,刘邦得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就是因为有萧何收藏的这些档案。汉代以后,历代王朝的户籍制度愈来愈完备,如唐代规定,三年修订一次户籍,各乡户籍一式三份,一份留县,一份送州,一份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户籍式样,由户部统一制定,然后分发各州,各县派人依式勘造。户籍的编制,由县官“亲貌形状”,户主将家中男女人口、年龄、田亩据实填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最后汇总为正式的户籍。古今户籍并不完全等同,古代的户籍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即登记户口、财产、土地的多少,是国家的经济档案,藏于官府,不在民户手中,并非家家都有一本户口簿,作为定居或迁居以及就业、升学等的凭证。历代王朝对户籍的编制非常重视,这为今天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多方便,如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的人口数字,大都有案可稽。古人希望“多子多福”,官方也鼓励生育,原来,即使在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汉唐时代,中国的人口也只有五千万左右,清朝初年才三千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直到雍正、乾隆年间才首次突破一亿,鸦片战争前后膨胀到四亿。
中国历代户籍治安管理制度溯源 中国是实行户籍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本文追溯了三国至唐宋时代的户籍治安管理制度,旨在使当代读者明确,中国户籍治安管理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管理制度的演变而承袭发展起
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 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
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 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
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 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
截至2018年末,昭阳市下辖的7个县中,年末户籍总人口人口最多的是邵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最多的是隆回县。邵东县年末户籍人口134.19万人、隆回县年末户籍人口129.2万人、邵阳县年末户籍人口106.4
这是中国特色,外国人只有社保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户籍制度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象北京和上海地区已经开始酝酿着户籍制度取消的提案,但是关于户籍的最终取消不可能顺利的,肯定也需要过程来检验,以下是有关
这是中国特色,外国人只有社保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户籍制度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象北京和上海地区已经开始酝酿着户籍制度取消的提案,但是关于户籍的最终取消不可能顺利的,肯定也需要过程来检验,以下是有关
这是中国特色,外国人只有社保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户籍制度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象北京和上海地区已经开始酝酿着户籍制度取消的提案,但是关于户籍的最终取消不可能顺利的,肯定也需要过程来检验,以下是有关
冥籍,中国古代传说中由城隍神主掌的世人在阴间的户籍簿。城隍神的职责主要是保护本城百姓,既有在冥冥之中保佑百姓安全、健康之职责,又有监察和纠正阳世官员功过之职责。唐代文献中,城隍神已监理阴司冥籍、赏善罚
马加爵的遗书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身高171.5厘米,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1996年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