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钟
相关tags:
五更钟名词解释:晚清人情世态小说。题“美国亮乐月命意,润州陈春生编辑”。2卷24回。标“改良社会小说”。上海美华书馆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铅印本。民国九年二月十一次印本,上海协和书局发行。书前有光绪三十二、三十三年湖北冶邑守拙山人,山东凤山邵宝亮及着者三序,和《大凡八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着者陈春生,清末民初人,与美国女教士亮乐月共译过《狱中花》、《小英雄》、《贫子奇缘》等小说。曾主上海《通问报》笔政,《五更钟》先陆续在该报上连载,原名《五次召》,寓上帝有五次召人回头之意。《五更钟》则寓有警醒世俗之意。书叙咸丰年间事。湖北省武昌府林逢源往来南北,贩卖旧货及古董珠玉,颇为得手。遂在保定城中,买了一些房屋田地,又娶了李氏为妻。子天保,字九如,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人。夫妻爱如掌上珍珠,六岁便送他入学攻书。十二岁读完四书。逢源又为他请了一位孝廉先生,专在家中教他。逢源盟弟是天津某古董店的伙友,再三恳请将儿子凤兮送来寄学。凤兮与九如年岁相仿,二人情投意合。后凤兮因父亲去世,停学回家。九如一人读书,没有兴头、考了两三场也未进学。一日凤兮来,告知他家乡平安村二十余家,男耕女织,各务正业,相互帮助,无一恶习,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人吃斋念佛,也无一座庙宇。村中妇女皆是大足,以前缠足的,现在都放大了。人人知书识礼,个个文明礼貌,可算是世上的天堂了。这一切仁风美俗都是由耶稣那儿得来,凤兮与母皆入教。九如听了很不以为然。
九如年岁日长,和几个酒肉朋友,日日寻欢作乐。父母遂托人作媒,娶妻杨氏。杨氏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九如又求男心重,夫妻反目,又和从前一样,吃喝嫖赌,无所不干。一个月也难得一次回家。妻子在家为三个女儿受苦受累。李春玉也加入了耶稣教。杨氏一日正给三女儿接弟喂奶,有两位妇人给九如送来凤兮的信。一个是中国人名叫更生,一个是外国人。皆称他们是凤兮的学生,当然也是耶稣教徒。他们向杨氏宣传信耶稣救人的道理。说得杨氏心醉。九如在妓馆饮酒过量跌伤,妻子杨氏小心服伺,使九如感激无地,后来九如偶见妻子为自己祷告,问及原故,才知就里。又读了凤兮的信,才知道更生就是当年的李春玉。九如伤痛初愈,决定率领妻女同往平安村洗礼入教。这时杨氏为九如生一子,直督又放九如做知府,遂将耶稣道理置之不论。两年过去,自认官运亨通,而庚子年春天,义和团兴起,九如暗自欣喜,早年幸未入教。英美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皇太后西巡而去。义和团被屠灭,皇太后求媚洋人,逢迎洋教。九如境内杀害教友太多,拟定他死罪。花了许多金钱,才免死削职为民,仍回保定旧居。这时父母妻子相继去世,三个女儿也都出阁。儿子也十八九岁了,不用心读书,花费银钱如流水。九如坐在书斋回忆过去的一切,无一称心事。便去平安村找凤兮。见平安村里虽无高楼大厦,却皆窗明几净,道路平坦,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真算是世上天堂。自此九如便尽心尽力,事奉上帝,利济世人,还亲眼见到儿孙也都皈依了圣教。这是一本为宣传耶稣教而编写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