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衣
相关tags:
游泳衣:女子游泳专用服装。一般用全棉或化纤织物制成,表面光滑,单色或带有花纹。游泳竞赛规则规定,竞赛用的游泳衣必须为深色(或深色带花纹)的上下身连体泳衣,而娱乐或健身用的泳衣则不受此限。史载,游泳衣产生的年代可追溯到“在海中穿着衣服游泳而不被人视为疯子”的时代。18世纪时,欧洲的妇女在游泳入水前必须用一种伞状物遮掩至浴场,直到身体全部入水为止。浴毕出水时亦如此。以后的女式泳衣也只是一件套至颈部的长连衣裙而已。至1850年,长裙泳装被一种类似紧身衣的泳装所替代,但在这种泳衣外还得套上一条长至膝盖的中裤和一件短上衣,泳衣上还带有折褶、飘带等饰物,浸湿后变得异常沉重。1890年后,泳衣演变为一件从颈部至膝盖,袖子很短的连体衣,在前胸还开有晚礼服式的低领。直到1911年后,出现了短长裤式的泳衣,袖子部分则已完全消失,但穿着时仍套上一件外衣,以遮掩身体的裸露部分。1930年起,出现了背部完全裸露的泳装,但背部裸露部分仍不超过当时妇女的晚礼服背部开口。1950年后,泳衣才开始变得越来越短,并从上下身连穿的背心式发展为60年代以后出现的比基尼——三点式泳装(参见“比基尼泳装”)。而比赛专用的游泳衣仍规定为背心式,髋部的开叉位置变得越来越高(见图)。泳衣的制作材料也从50年代的棉、毛织物逐步演变为富有弹性的化纤织物,且表面更为光滑,有利于减少阻力,提高游速。80年代后期,美国研制成功一种新式泳装——“超级皮肤”,其帽子与泳衣在后颈部连成一体,前身部分一直提高至颈部。并采用一种极富弹性的防水布料制成,通体呈黑色且发亮,外层光滑,像深色的青蛙皮,内层防水防潮。据研究证明:穿着一般女泳装游泳时,从胸部吸入水或空气而形成的阻力占整体阻力的10%~30%,而这种新型的泳装可比一般泳装减少2%~3%的阻力。若以1.6米/秒速度游100米时,身着新式泳装要比一般泳装的游速快2.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