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Posted 遗民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古诗词大全 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杨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已,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有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戊戌,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将行,言于楚材曰:“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爱养基本万一之助。”楚材甚善。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按行境内,亲问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以增额言者,奂责之曰:“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那?”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时论翁然,以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世祖释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疾笃,处置后事如平时,引筋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谧文宪。

  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行于世。

  (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B.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C.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D.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杨奂出身有传奇色彩,他受人尊敬。他出生之前,母亲梦见东南方的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赵寿之将他请来,以师友之礼相待,严实询问他的行止。

  B.杨奂关心民生,办事坚持原则。他巡视河南辖境时,过问盐税情况,严厉批评提出增加盐税的人,下令减少盐税,官府百姓两相便利。

  C.杨奂敢言劝谏,心直口快。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批评当时的弊政;他向耶律楚材吐露心声,得到称赞;别人有小过,他毫不顾忌地予以指出。

  D.杨奂为文喜新,著作丰富。他写文章绝不因袭古人,务必去除陈词滥调;他著有《还山集》和《正统书》等,一共一百多卷流传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功分)

  (1)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5分)

  (2)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5分)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礼记》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而非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来高智耀被人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5分)

  译文: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分)

  译文: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元史・商挺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商挺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商挺传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

古诗词大全 元史・商挺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商挺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商挺传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

古诗词大全 元史・商挺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商挺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商挺传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

古诗词大全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

古诗词大全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

古诗词大全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