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Posted 母亲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骆统传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 困乏, 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6.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务)( )

  A.孰视之 B.何陋之有 C. 辍耕之垄上 D.公将鼓之

  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 .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母亦贤之 贤: ②迁偏将军 迁:

  ③数陈便宜 陈: ④文多故不悉载 悉: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统为之饮食衰少。(2分)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2分)

  答案:

  6、A

  7、B

  8、①认为……有贤德; ②升任、升迁。③陈述;④全部。

  9、(1)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2)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

  附译文: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先是属城狱讼众猥,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①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即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②,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已校尉及长史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 (《三国志·仓慈传》)

  注:①杂胡:少数民族。 ②过所:过关所用的凭证。

  1.下面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先是属城狱讼众猥 猥:众多

  B.而诸豪族多逆断绝 逆:背叛

  C.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 曾:竟然

  D.胡常怨望,慈皆劳之 望:怨恨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写仓慈治理的具体措施的一项 ( )(3分)

  ①甚得其理 ②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 ③县不能决,多集治下

  ④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 ⑤既与贸迁,欺诈侮易 ⑥以府见物与共交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汉末丧乱,西陲敦煌二十年旷无太守,地方事务都由大姓豪右把持,太和年间,仓慈来任太守,抑挫豪右,抚恤贫弱百姓,甚得其理。

  B.仓慈治理敦煌,为无立锥之土的贫弱百姓"随口割赋",并让分得田地的贫民慢慢还清大户的田钱。各县拖延不能决的案子,大多送到郡里,仓慈亲自审阅,分别轻重进行处理,一年中处决囚犯竟然不到十人。

  C.西域少数民族想到敦煌来进贡或贸易,经常受到豪右的阻扰和欺侮而心怀怨恨,仓慈就去抚慰他们,想回去的,就发给他们边界通行证;想到洛阳的,就派人在路上护送。

  D.仓慈的一些治理措施,给当地百姓、官吏和西域少数民族带来很多好处,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仓慈死后,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并用各种形式纪念他。

  4.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5分)

  (2)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5分)

相关参考

词语大全 羸谨的意思是什么

【羸谨】的意思是什么?【羸谨】是什么意思?【羸谨】的意思是:羸谨 贫弱老实。▶《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每有征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羸谨是什么意思羸谨 贫弱老实。▶《三国志•吴志·骆统传》:

词语大全 羸谨的意思是什么

【羸谨】的意思是什么?【羸谨】是什么意思?【羸谨】的意思是:羸谨 贫弱老实。▶《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每有征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羸谨是什么意思羸谨 贫弱老实。▶《三国志•吴志·骆统传》: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马超传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马超传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马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马超传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魏书  毛传  毛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语太祖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魏书  毛传  毛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语太祖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魏书·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魏书  毛传  毛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语太祖

古诗词大全 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仓慈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