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Posted 翰林

篇首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古诗词大全 家世旧闻(陆游)阅读答案附翻译,家世旧闻(陆游)阅读答案附翻译

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刘秉忠传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更今名。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居常郁郁不乐,一日投笔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①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即弃去,隐武安山中。

  世祖在潜邸②,海云禅师被召,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③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虽居左右,而犹不改旧服。至元元年,翰林学士王鹗奏言:“秉忠久侍邸④,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崇。”帝览奏,即日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诏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妻之。秉忠既受命,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十一年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闻惊悼,谓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出内府钱具棺敛,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澹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无子,以弟秉恕子兰璋后。

  (节选自《元史•刘秉忠传》)

  【注释】①汩(gǔ)没:沉没,埋没。②潜邸:指天子即位前居住的宅第。③赞:告诉,介绍。④邸:藩王的府邸,这里指代皇帝。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常郁郁不乐 居:居然

  B.问以治天下之大经 经:原则、根本

  C.燕闲顾问 燕:通“宴”,安闲

  D.每赞以天地之好生 每:常常,往往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养其亲 是时以大中丞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乃汩没为刀笔吏乎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定社稷之大计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而犹不改旧服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刻画了刘秉忠博学多才,通古晓今,为官后又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言、尽心竭力的形象。

  B.刘秉忠以才学和忠诚赢得皇帝的恩遇与信任,他借此推举自己身边的人,培养了自己的势力,世祖因此在国事上更加依赖他。

  C.本文虽是为刘秉忠作传,却也塑造了一位知人善任、乐纳忠言、体恤臣下的元世祖形象,成就了一段明主贤臣的佳话。

  D.文章描写投笔归隐这一细节,巧妙刻画了刘秉忠胸怀大志、不甘平庸的性格特点;引述了翰林学士王鹗的奏章内容,又从一个侧面表明刘秉忠忠心勤恳辛苦功高,深得人心。

古诗词大全 家世旧闻(陆游)阅读答案附翻译,家世旧闻(陆游)阅读答案附翻译

   家世旧闻(陆游)阅读答案附翻译

  家世旧闻(陆游)

  太傅在馆阁最久,尤所厚者,集贤杨公、翰林嵇公也。杨公,应天人,系出唐靖恭杨氏,平生为人作碑志,但称靖恭杨某而已。质素静退,与太傅俱在三馆,几三十年。后来者贵达相属,二公恬然,若将终身。太傅自号朝隐子,杨公自号大隐子,其意趣盖莫逆也。杨公晚乃为知制诰,以集贤院学士出知亳州而没。嵇公字公实,与杨公同乡里。方嵇公掌诰时,太傅为纠察在京刑狱,邻居于州东汴阳坊,无日不相过。太傅已绝谷食,嵇公亦蔬菇,每得道书气诀,必相示,盖方外之友也。

  景间,犹兼文行取士,不专糊名①。太傅守越,解试毕,入院放榜,既尽拆试卷,乃曰:“何为不见项堂长乎?”即求项程文,得之,拔置榜首,而黜最后一名。项盖有文行,为乡先生。当时多如此,不以为异也。

  太傅辟谷几二十年,然亦时饮,或食少山果。醉后,插花帽上。先君尝言此,游因请问:“前辈燕居亦著帽乎?”先君曰:“前辈平居往来,皆具袍带,惟出游聚饮,始茶罢换帽子、皂衫,已为便服矣。衫袍下,冬月多衣锦袄,夏则浅色衬衫,无今所谓背子②者。致仕则衣道服,然著帽。大抵士大夫无露巾者,所以别庶人也。王荆公在金陵山中,骑驴往来,亦具衫、帽。吾记绍圣、元符间,士大夫犹如此。”

  太傅出入朝廷数十年,然官不过吏部郎中,太傅兄弟行有官者十余人。惟十七伯曾祖,仕至远郡守,余不过县令而已。亦有为县数任者。盖前辈安于小官如此。太傅与孙威敏、庞庄敏皆亲故。自二公贵,有书则答之,不先通书也。间至京师,必俟调官毕,始一见而归。二公遣子弟追饯,或已不及。与欧阳文忠公亦联姻。尝过扬州,文忠适为守。入境,关吏以告,文忠喜谓诸子曰:“陆长官来矣,汝前母早死,吾见杨家诸亲,未尝不加厚也。”已而,公亦不求见而去。

  太傅性质直,虽在上前,不少改越音。为馆职时,尝因奏事,极言治乱,举笏指御榻,曰:“天下奸雄睥睨此座者多矣,陛下须好作,乃可长保。”明日,仁宗以其语告大臣,曰陆某淳直如此。

  太傅幼孤,伯父中允公教养成就甚力。其后,太傅纳两官,乞追赠,朝廷特许之,赠太子中允,事载《国朝会要》,至今为故事。(选自陆游《家世旧闻》,有删节)

  注:①糊名:古代科举考试,将考生的姓名糊起来,以防止舞弊。②背子:汉服的一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日不相过       过:拜访

  B.而黜最后一名 黜:废除

  C.致仕则衣道服 致仕:退休

  D.至今为故事 故事:佳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集贤院学士出知亳州而没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游因请问:“前辈燕居亦著帽乎?”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C.太傅与孙威敏、庞庄敏皆亲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入境,关吏以告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与集贤杨公同在馆阁,淡泊名利,意趣相投;与翰林嵇公为邻时交往甚密,笃信方术,但有心得必示于对方。

  B.太傅兄弟辈有十多人在朝廷为官,但他们却都不依附家中有权有势的亲戚,只安于做县令之类的小官,甘于平淡。

  C.太傅在馆阁任职时,不顾个人利害,举笏指着皇上的御榻,犯颜直谏,仁宗皇帝把他的话告诉大臣,称赞其淳直。

  D.太傅幼小时丧父,伯父把他教养成人。他在朝中担任官职后,向朝廷乞请追赠。朝廷特许追赠其伯父为太子中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士大夫无露巾者,所以别庶人也。

  (2)间至京师,必俟调官毕,始一见而归。

  (3)太傅性质直,虽在上前,不少改越音。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

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

古诗词大全 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

古诗词大全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

古诗词大全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

古诗词大全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许有壬传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

古诗词大全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史·高智耀传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