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東山
Posted 手法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東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東山
原文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譯文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才說要從東山歸,我心憂傷早西飛。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軍事銜枚。野蠶蜷蜷樹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將身縮一團,睡在哪兒車底下。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栝樓藤上結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內潮濕生地虱,蜘蛛結網當門掛。鹿跡斑斑場上留,磷火閃閃夜間流。家園荒涼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白鸛丘上輕叫喚,我妻屋里把氣嘆。灑掃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轉。團團葫蘆剖兩半,撂上柴堆沒人管。舊物置閑我不見,算來到今已三年。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當年黃鶯正飛翔,黃鶯毛羽有輝光。那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娘為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么樣!
注釋⑴東山:在今山東境內,周公伐奄駐軍之地。⑵慆(tāo)慆:久。⑶士:通“事”。行枚:行軍時銜在口中以保證不出聲的竹棍。⑷蜎(yuān)蜎:幼蟲蜷曲的樣子。蠋(zhú):一種野蠶。⑸烝:久。⑹敦:團狀。⑺果臝(luǒ):葫蘆科植物,一名栝樓。臝,裸的異體字。⑻施(yì):蔓延。⑼伊威:一種小蟲,俗稱土虱。⑽蟏蛸(xiāo shāo):一種蜘蛛。⑾町疃(tuǎn):獸跡。⑿熠耀:光明的樣子。宵行:磷火。⒀垤(dié):小土丘。⒁聿:語氣助詞,有將要的意思。⒂瓜苦:猶言瓜瓠,瓠瓜,一種葫蘆。古俗在婚禮上剖瓠瓜成兩張瓢,夫婦各執一瓢盛酒漱口。⒃栗薪:猶言蓼薪,束薪。⒄皇駁:馬毛淡黃的叫皇,淡紅的叫駁。⒅親:此指女方的母親。結縭:將佩巾結在帶子上,古代婚儀。⒆九十:言其多。
賞析
被譽為中國寫實主義詩歌的源頭的《詩經》,其地位不僅僅在于它的開創性意義,同時也在于它的題材廣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間的歷史、經濟、文化、愛情、戰爭等內容;而且藝術手法高超,寫景、敘事、抒情都相當形象細膩,耐人尋味。且賦、比、興等藝術手法對中國詩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中的《豳風》中的《東山》,就是一篇表現戰爭題材的,抒情真致細膩的作品。
《東山》以周公東征為歷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戰士的視角,敘述東征后歸家前的復雜真致的內心感受,來發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人民的同情。
詩的開篇,以開門見山,直賦其事的手法,簡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緣由。“慆慆不歸”,既是對離家久戰的直接表述,也是離人思鄉的間接流露。“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寫,這是這首詩的一個創舉。這種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為后世文人所祖并發揚光大。“零雨其蒙”,既點出了當時的天氣,屬細節描寫。使人更能如臨其境,感受故事,又為全詩定下一個凄美感人的基調。更能夠表現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為什麼思鄉的愁絮會在此刻表現得如此強烈呢?因為作為一名拼殺疆場的軍人,每天是過著“曉戰隨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無時無刻不為性命擔憂時,思鄉情緒會被時刻繃緊的神經暫時壓制。但到了戰爭結束,歸家指日可待時,思鄉之情就會一涌而起,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戰士能夠結束戰爭生活,都趕緊解開軍裝,匆匆穿上平時的衣裳。通過這樣一個細節描寫,戰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以“行枚”這樣典型的行為,代指軍旅生活,是用了一種借代的寫作手法。《詩經》的藝術手法之成就可見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對三年軍旅生活的回憶。首先用“比、興”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過桑蟲的生活不堪,來比喻軍旅生活的艱辛。使人還得還對戰士產生同情。“敦彼獨宿,亦在車下”就是軍人風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實寫照。“獨”字又是主人公內心孤獨的體現,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天衣無縫。
《東山》的每段回環往復地吟誦,不僅僅是音節的簡單重復,而是情節與情感的推進。
第一節是對過往艱辛危險生活的回憶,第二節就是對家鄉的變化與前途的猜測。“果蠃之實……燿燿霄行”,這一小節說到,家破屋殘,果蟲相生,田園荒蕪,鬼火燿燿……這是主人公內心揮之不去的擔憂,也是戰爭破壞生產,使廣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的困境的現實的反映與對戰爭的無情控訴。這種寫法,使我們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其寫作方法可謂如出一轍。可以看出《詩經》對后世的影響。
我們可以注意到,《東山》的控訴戰爭的視角上,是與后代相同題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戰爭之苦面流離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別》;或者是從征兵的角度,控訴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木蘭詩》《兵車行》。而《東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參戰的士兵。參加的是被人認為是正義的戰爭的周公東征,并且以勝利一方的身份凱旋。這裏沒有雄赳赳的勝利者的姿態,而是同樣以受難者的身份出現。勝利沒能使他逃脫戰爭的厄運,更說明了戰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從而給我們一個思考戰爭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遙想家中的妻子。通過寫妻子對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對妻子的懷念。兩者感情交相輝映,從而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弦。這裏的寫作手法,在后代詩人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愰,雙照淚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當時結婚時的器物,不禁勾起對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時也反映出他們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開的。更加突現詩的悲劇色彩。由此我們不禁想起題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別》。杜甫的現實主義風格源自《詩經》不無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繼續沉湎於對往事的甜蜜回憶當中。想到當年新婚時,那打扮奪目的皇駁馬,那派頭十足的接親隊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飾……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從美好的回憶掉回現實當中,“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離,這三年來,家中變成怎樣,她這三年的孤獨如何難當,他三年的苦水又從何說起……想到見面,只怕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當時的心情如何復雜,如何澎湃難平!但詩中沒有太多的敘說,只用了“其舊如之何?”留下一個大大的問號,留下一個大大的懸念,也留下了一片廣闊的審美空間,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思……
《詩經》的藝術美也一樣,永遠品味不盡,探究不完。因此,我們要繼承好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詩經》。
古诗词大全 朝中措(東山棋墅)
原文
桐陰薇影小闌干。晝永瑣窗閑。當日清譚賭墅,風流猶記樂山。 犀奩象局,驚回槐夢,飛雹生寒。自有仙機活著,未應袖手旁觀。譯文
暫無譯文
相关参考
原文遙夜看來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掛巖遠勢穿松島,擊石殘聲注稻畦。素色噴成三伏雪,馀波流作萬年溪。不緣真宰能開決,應向前山雜淤泥。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遙夜看來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掛巖遠勢穿松島,擊石殘聲注稻畦。素色噴成三伏雪,馀波流作萬年溪。不緣真宰能開決,應向前山雜淤泥。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遙夜看來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掛巖遠勢穿松島,擊石殘聲注稻畦。素色噴成三伏雪,馀波流作萬年溪。不緣真宰能開決,應向前山雜淤泥。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桐陰薇影小闌干。晝永瑣窗閑。當日清譚賭墅,風流猶記樂山。犀奩象局,驚回槐夢,飛雹生寒。自有仙機活著,未應袖手旁觀。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桐陰薇影小闌干。晝永瑣窗閑。當日清譚賭墅,風流猶記樂山。犀奩象局,驚回槐夢,飛雹生寒。自有仙機活著,未應袖手旁觀。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身閑贏得出,天氣漸暄和。蜀馬登山穩,南朝古寺多。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從此唯行樂,閑愁奈我何。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身閑贏得出,天氣漸暄和。蜀馬登山穩,南朝古寺多。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從此唯行樂,閑愁奈我何。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身閑贏得出,天氣漸暄和。蜀馬登山穩,南朝古寺多。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從此唯行樂,閑愁奈我何。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松門石路秋風掃。似不許、飛塵到。雙攜纖手別煙蘿,紅粉清泉相照。幾聲歌管,正須陶寫,翻作傷心調。巖陰暝色歸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憂,為謝江南芳草。斷橋孤驛,冷云黃葉,相見長安道。譯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