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Posted 桃花源记

篇首语:人凭志气,虎凭威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2、古诗词大全 再游玄都观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大全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 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鉴赏】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古诗词大全 再游玄都观原文_翻译及赏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游历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鉴赏

该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镟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和《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样,此诗仍用比体。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观中非常宽阔的广场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经常有人迹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百亩广场,半是青苔,说明其地已无人来游赏了。“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一树”,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这两句写出一片荒凉的景色,并且是经过繁盛以后的荒凉。

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之“玄都观里桃千树”,“无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强烈的对照。下两句由花事之变迁,关合到自己之升进退,因此连着想到:不仅桃花无存,游人绝迹,就是那一位辛勤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可是,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禹锡现在倒又回到长安,并且重游旧地了。这一切,是不能预料的。言下有无穷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托的意思看,则以桃花比新贵,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相同。种桃道士则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则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

诗人想的是: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

创作背景

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此诗可以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十四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开罪于权相武元衡,被远窜岭南。十四年后,当他再次回到了长安。这时,武元衡已死了十四年了。刘禹锡重提旧事,对武元衡等显然是一种嘲笑和鞭挞。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游历看花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唐代·崔元翰《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清明节游历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唐代·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歌十七首

唐代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游历 山水 抒情组诗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原文_翻译及赏析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代·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春天,写景,山水,地名民歌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弯

古诗词大全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原文_翻译及赏析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代·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春天,写景,山水,地名民歌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弯

古诗词大全 《桃花溪》(张旭)诗句译文赏析

桃花溪张旭系列:唐诗三百首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1、飞桥:高桥。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译文隐隐看见

古诗词大全 《桃花溪》(张旭)诗句译文赏析

桃花溪张旭系列:唐诗三百首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1、飞桥:高桥。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译文隐隐看见

古诗词大全 绝句原文_翻译及赏析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宋代·吴涛《绝句》绝句宋代:吴涛古诗三百首羁旅译文及注释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

古诗词大全 绝句原文_翻译及赏析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宋代·吴涛《绝句》绝句宋代:吴涛古诗三百首羁旅译文及注释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

古诗词大全 再游玄都观原文_翻译及赏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游历看花译文及注释译文玄都观偌大

古诗词大全 再游玄都观原文_翻译及赏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游历看花译文及注释译文玄都观偌大

古诗词大全 赠汪伦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李白《赠汪伦》赠汪伦唐代:李白国小古诗,写水,离别,友情,送别早教古诗100首译文及注释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