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記

Posted 日出

篇首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記

2、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記

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從京城里出發,冒著風雪啟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墻,到達泰安。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那些臺階共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我)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東岳大帝的女兒)廟。皇帝的行宮(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桐城姚鼐記述。

注釋(1)選自《惜寶軒詩文集》(《四部叢刊》影音原刊本)。姚鼐(nài),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2)陽:山的南面。(3)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泰安東。(4)濟水:發源于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后來下游被黃河沖沒。(5)陽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在通稱山澗。(6)當其南北分者: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7)古長城:指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古時齊魯兩國以此為界。(8)日觀峰:在山頂東巖,是泰山觀日出的地方。(9)以:在。(10)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11)乘:趁,這里有“冒著”的意思。(12)齊河、長清:地名,都在山東省。(13)限:門檻,這里指像一道門檻的城墻。(14)泰安:即今山東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為泰安府治所。(15)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16)朱孝純子穎:朱孝純,字子穎。當時是泰安府的知府。(17)蹬(dèng):石級。(18)級:石級。(19)環水:即中溪,俗稱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東面南流。(20)循以入:順著(中谷)進去。(21)道少半:路不到一半。(22)中嶺:即黃峴(xiàn)嶺,又名中溪山,中溪發源于此。(23)天門:泰山峰名。《山東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盤道百余,經南天門,東西三天門,至絕頂,高四十余里。”(24)崖限當道者: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25)云:語氣助詞。(26)幾:幾乎。(2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負,背。燭,動詞,照。(28)徂徠(cúlái):山名,在泰安東南。(29)居:停留。(30)戊申晦:戊申這一天是月底。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31)五鼓:五更。(32)日觀亭:亭名,在日觀峰上。(33)漫:迷漫。(34)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游戲,這里指博戲用的“五木”。五木兩頭尖,中間廣平,立起來很像山峰。(35)極天:天邊。(36)采:通“彩”。(37)丹:朱砂。(38)東海:泛指東面的海。這里是想象,實際上在泰山頂上看不見東海。(39)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照著。(40)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錯雜。絳,大紅。皓:白色。駁:雜。(41)若僂:像脊背彎曲的樣子。引申為鞠躬、致敬的樣子。日觀峰西面諸峰都比日觀峰低,所以這樣說。僂,駝背。(42)岱祠:東岳大帝廟。(43)碧霞元君:傳說是東岳大帝的女兒。(44)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住所。這里指乾隆登泰山時住過的宮室。(45)顯慶:唐高宗的年號。(46)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滅。(47)僻不當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48)圜:通“圓”。(49)瀑水:瀑布。

賞析

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紹泰山及日觀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第二段):寫登泰山的經過。這部分先敘述從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著寫登山過程,再寫到達山頂時所見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三段):寫觀日出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介紹泰山的古跡(建筑群和石刻),以及所見泰山的冬季景色。。

第五部分(第六段):交代作者,這是游記常見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游蹤進行,同時穿插對泰山特點的記述和對所見景觀的描繪。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寫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是“線”;然后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點明泰山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是“點”。這個“點”,為下文敘述登山路線和觀日出作好了鋪墊。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后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之一。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游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一些地理知識;最后寫到達山頂后所見的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闊。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個描寫重點。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先以日觀峰為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筑群,再寫返回途中所見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游山之后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給讀者留下想像的余地。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通假字,登泰山记通假字

  登泰山记通假字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文言文翻译汉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通假字,登泰山记通假字

  登泰山记通假字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文言文翻译汉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通假字,登泰山记通假字

  登泰山记通假字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文言文翻译汉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文言句式,登泰山记文言句式

  登泰山记文言句式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文言句式,登泰山记文言句式

  登泰山记文言句式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文言句式,登泰山记文言句式

  登泰山记文言句式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古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登泰山记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