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寄歐陽舍人書
Posted 道德
篇首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寄歐陽舍人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寄歐陽舍人書
原文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復觀誦,感與慚并。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于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或納于廟,或存于墓,一也。茍其人之惡,則于銘乎何有?此其所以與史異也。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生者得致其嚴。而善人喜于見傳,則勇于自立;惡人無有所紀,則以愧而懼。至于通材達識,義烈節士,嘉言善狀,皆見于篇,則足為后法。警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
及世之衰,為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乎理。故雖惡人,皆務勒銘,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銘始不實。后之作銘者,常觀其人。茍托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后。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
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則不受而銘之,于眾人則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于名,有名侈于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于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并世而有,亦或數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傳之難如此,其遇之難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謂數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其傳世行后無疑也。而世之學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繇,則知先生推一賜于鞏而及其三世。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而先生進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誰不愿進于門?潛遁幽抑之士,其誰不有望于世?善誰不為,而惡誰不愧以懼?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此數美者,一歸于先生。既拜賜之辱,且敢進其所以然。所諭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愧甚,不宣。鞏再拜。
譯文
曾鞏叩頭再次拜上,舍人先生: 去年秋天,我派去的人回來,承蒙您賜予書信及為先祖父撰寫墓碑銘。我反復讀誦,真是感愧交并。 說到銘志之所以能夠著稱后世,是因為它的意義與史傳相接近,但也有與史傳不相同的地方。因為史傳對人的善惡都一一加以記載,而碑銘呢,大概是古代功德卓著、才能操行出眾,志氣道義高尚的人,怕后世人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立碑刻銘來顯揚自己,有的置于家廟里,有的放置在墓穴中,其用意是一樣的。如果那是個惡人,那么有什么好銘刻的呢?這就是碑銘與史傳不同的地方。銘文的撰寫,為的是使死者沒有什么可遺憾,生者借此能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情。行善之人喜歡自己的善行善言流傳后世,就積極建立功業;惡人沒有什么可記,就會感到慚愧和恐懼。至于博學多才、見識通達的人,忠義英烈、節操高尚之士,他們的美善言行,都能一一表現在碑銘里,這就足以成為后人的楷模。銘文警世勸戒的作用,不與史傳相近,那么又與什么相近呢! 到了世風衰微的時候,為人子孫的,一味地只要褒揚他們死去的親人而不顧事理。所以即使是惡人,都一定要立碑刻銘,用來向后人夸耀。撰寫銘文的人既不能推辭不作,又因為死者子孫的一再請托,如果直書死者的惡行,就人情上過不去,這樣銘文就開始出現不實之辭。后代要想給死者作碑銘者,應當觀察一下作者的為人。如果請托的人不得當,那么他寫的銘文必定會不公正,不正確,就不能流行于世,傳之后代。所以千百年來,盡管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里巷小民死后都有碑銘,但流傳于世的很少。這里沒有別的原因,正是請托了不適當的人,撰寫的銘文不公正、不正確的緣故。 照這樣說來,怎樣的人才能做到完全公正與正確呢?我說不是道德高尚文章高明的人是做不到的。因為道德高尚的人對于惡人是不會接受請托而撰寫銘文的,對于一般的人也能加以辨別。而人們的品行,有內心善良而事跡不見得好的,有內心奸惡而外表良善的,有善行惡行相差懸殊而很難確指的,有實際大于名望的,有名過其實的。好比用人,如果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怎么能辨別清楚而不被迷惑,怎么能議論公允而不徇私情?能不受迷惑,不徇私情,就是公正和實事求是了。但是如果銘文的辭藻不精美,那么依然不能流傳于世,因此就要求他的文章也好。所以說不是道德高尚而又工于文章的人是不能寫碑志銘文的,難道不是如此嗎? 但是道德高尚而又善作文章的人,雖然有時會同時出現,但也許有時幾十年甚至一二百年才有一個。因此銘文的流傳是如此之難;而遇上理想的作者更是加倍的困難。象先生的道德文章,真正算得上是幾百年中才有的。我先祖的言行高尚,有幸遇上先生為其撰寫公正而又正確的碑銘,它將流傳當代和后世是毫無疑問的。世上的學者,每每閱讀傳記所載古人事跡的時候,看到感人之處,就常常激動得不知不覺地流下了眼淚,何況是死者的子孫呢?又何況是我曾鞏呢?我追懷先祖的德行而想到碑銘所以能傳之后世的原因,就知道先生惠賜一篇碑銘將會恩澤及于我家祖孫三代。這感激與報答之情,我應該怎樣來表示呢? 我又進一步想到象我這樣學識淺薄、才能庸陋的人,先生還提拔鼓勵我,我先祖這樣命途多乖窮愁潦倒而死的人,先生還寫了碑銘來顯揚他,那么世上那些俊偉豪杰、世不經見之士,他們誰不愿意拜倒在您的門下?那些潛居山林、窮居退隱之士,他們誰不希望名聲流播于世?好事誰不想做,而做惡事誰不感到羞愧恐懼?當父親、祖父的,誰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孫?做子孫的,誰不想使自己的父祖榮耀顯揚?這種種美德,應當全歸于先生。我榮幸地得到了您的恩賜,并且冒昧地向您陳述自己所以感激的道理。來信所論及的我的家族世系,我怎敢不聽從您的教誨而加以研究審核呢? 榮幸之至,書不盡懷,曾鞏再拜上。
注釋①銘:在器物上記述事實、功德等的文字。②通材:兼有多種才能的人。③勒:刻。④畜:積聚。⑤兼勝:都好,同樣好。⑥卓卓:卓著,突出的好。⑦衋(xì)然:痛苦的樣子。⑧蹶:挫折。⑨魁閎:高大。
賞析
曾鞏十分仰慕歐陽修的道德文章,曾把他與唐代的韓愈相提并論,從二十歲起就與歐陽修建立了親密的過從關系。公元1046年(宋仁宗慶歷六年)夏,曾鞏寫信請歐陽修為已故的祖父曾致堯作一篇墓碑銘。當年,歐陽修寫好《尚書戶部郎中贈右諫議大夫曾公神道碑銘》,曾鞏即寫此信致謝。這封信作于公元1047年(慶歷七年),作者29歲。古诗词大全 賀新郎(壽歐陽新卿)
原文
卓煢歐陽子,是江山、毓秀鐘靈,異才間世。憐則韶光三月暮,蓂葉堯階有四。正天啟、懸弧盛事。金鴨亭亭書云篆,散非煙、南極真仙至。來為爾,薦嘉瑞。神清洞府丹書字。擁笙歌、綺席高張,更羅珠翠。個里長春人不老,仙籍玉環暗記。但判取、醄醄沈醉。擬作新詩八千首,待一年、一獻稱俾爾。耆而艾,昌而熾。譯文
暫無譯文
相关参考
原文又聞繁總在嘉州,職重身閑倚寺樓。大象影和山面落,兩江聲合郡前流。棋輕國手知難敵,詩是天才肯易酬。畢竟男兒自高達,從來心不是悠悠。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又聞繁總在嘉州,職重身閑倚寺樓。大象影和山面落,兩江聲合郡前流。棋輕國手知難敵,詩是天才肯易酬。畢竟男兒自高達,從來心不是悠悠。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卓煢歐陽子,是江山、毓秀鐘靈,異才間世。憐則韶光三月暮,蓂葉堯階有四。正天啟、懸弧盛事。金鴨亭亭書云篆,散非煙、南極真仙至。來為爾,薦嘉瑞。神清洞府丹書字。擁笙歌、綺席高張,更羅珠翠。個里長春人不
原文卓煢歐陽子,是江山、毓秀鐘靈,異才間世。憐則韶光三月暮,蓂葉堯階有四。正天啟、懸弧盛事。金鴨亭亭書云篆,散非煙、南極真仙至。來為爾,薦嘉瑞。神清洞府丹書字。擁笙歌、綺席高張,更羅珠翠。個里長春人不
原文突屼金仙屋。素秋沈、長空霽雨,萬山如浴。驚破元戎呼小隊,來看飛泉噴玉。正晚谷,清鏡圓熟。還是紫微初度至,對禪關,自奏長生曲。留杖屨,倚松竹。漢中念遠眉休蹙。問擎天拄地個,事只今誰獨。看領召環回鹢首
原文突屼金仙屋。素秋沈、長空霽雨,萬山如浴。驚破元戎呼小隊,來看飛泉噴玉。正晚谷,清鏡圓熟。還是紫微初度至,對禪關,自奏長生曲。留杖屨,倚松竹。漢中念遠眉休蹙。問擎天拄地個,事只今誰獨。看領召環回鹢首
原文風卷寒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檐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譯文大風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雖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氣晴朗了。江邊的煙霧一掃而空,于是柳樹的枝條顯得更加輕盈。(詩人目光所及處)屋檐下幾片
原文風卷寒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檐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譯文大風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雖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氣晴朗了。江邊的煙霧一掃而空,于是柳樹的枝條顯得更加輕盈。(詩人目光所及處)屋檐下幾片
原文風卷寒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檐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譯文大風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雖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氣晴朗了。江邊的煙霧一掃而空,于是柳樹的枝條顯得更加輕盈。(詩人目光所及處)屋檐下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