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后出師表

Posted 先帝

篇首语:不一定终身受雇,但一定终身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后出師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后出師表

2、古诗词大全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古诗词大全 后出師表

原文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譯文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并存,帝王之業不能茍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曹魏。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但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愿,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而敵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后才得安定。現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圣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起來,終于并吞了江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后才得僭稱國號于一時。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臣下進駐漢中,不過一周年而已,期間就喪失了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及部曲將官、屯兵將官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余人。這些都是幾十年內從各處積集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么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   如今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最難于判斷的,是戰事。當初先帝兵敗于楚地,這時候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但是,后來先帝東面與孫吳連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估計錯誤。看來復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但是,后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于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注釋1.漢:指蜀漢。賊:指曹魏。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3.孰與:何如,表示抉擇,傾向肯定后一種(偏指一方)4.惟:助詞。5.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6.并日:兩天合作一天。7.顧: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漢之境。8.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9.這兩句指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東)時,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變,牽動關中局勢:在魏、吳邊境附近的夾石(今安徽省桐城縣北),東吳大將陸遜擊敗魏大司馬曹休兩事。10.進趨:快速前進。11.高帝:劉邦死后的謚號為“高皇帝”。并:平列。12.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13.被創:受創傷。這句說: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屢敗于楚軍,公元前二○三年,在廣武(今河南省滎陽縣)被項羽射傷胸部:在漢朝初建時,因鎮壓各地的叛亂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還遭到匈奴的圍困。被,通假字,同“披”14.良:張良,漢高祖的著名謀士,與蕭何、韓信被稱為“漢初三杰”。平:陳平,漢高祖的著名謀士。后位至丞相。15.長計:長期相持的打算。16.坐:安安穩穩。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認為“解”應讀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兩說皆可通。18.劉繇(yóu由):字正禮,東漢末年任揚州刺史,因受淮南大軍閥袁術的逼迫,南渡長江,不久被孫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為豪強笮融攻殺。《三國志·吳書》有傳。王朗:字景興,東漢末年為會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太守,孫策勢力進入江浙時,兵敗投降,后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19.孫策:字伯符,孫權的長兄。父孫堅死后,借用袁術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區,為孫吳政權的建立打下基礎,不久遇刺身死。20.江東:指長江中下游地區。21.殊絕:極度超出的意思。22.孫:指孫武,春秋時人,曾為吳國將領,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吳:指吳起,戰國時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后仕于魯、魏、楚,著有《吳子兵法》。23.困于南陽: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漢時南陽郡的治所)為張繡所敗,身中流矢。24.險于烏巢: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因乏糧難支,在荀彧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不退,后焚燒掉袁紹在烏巢所屯的糧草,才得險勝。25.危于祁連:這里的“祁連”,據胡三省說,可能是指鄴(在今河北省磁縣東南)附近的祁山,當時(204)曹操圍鄴,袁紹少子袁尚敗守祁山(在鄴南面),操再敗之,并還圍鄴城,險被袁將審配的伏兵所射中。26.逼(bì逼)于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曹操連戰不克。27.幾敗北山:事不詳。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軍出斜谷,至陽平北山(今陜西沔縣西),與劉備爭奪漢中,備據險相拒,曹軍心渙,遂撤還長安。28.殆死潼關: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與馬超、韓遂戰于潼關,在黃河邊與馬超軍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馬超騎兵沿河追射之。殆,幾乎。29.偽定:此言曹氏統一北中國,僭稱國號。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30.昌霸:又稱昌豨。建安四年(199),劉備襲取徐州,東海昌霸叛曹,郡縣多歸附劉備。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為軍事重鎮,巢湖在其南面。而孫吳在巢湖以南長江邊上的須濡口設防,雙方屢次在此一帶作戰。32.李服:建安四年,車騎將軍董承根據漢獻帝密詔,聯絡將軍吳子蘭、王子服和劉備等謀誅曹操,事泄,董承、吳子蘭、王服等被殺。據胡三省云:“李服,蓋王服也。”33.夏侯:指夏侯淵。曹操遣夏侯淵鎮守漢中。劉備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漢中,蜀將黃忠于陽平關定軍山(今陜西省沔縣東南)擊殺夏侯淵。34.漢中:郡名,以漢水上流(沔水)流經而得名,治所在南鄭(今陜西省漢中縣東)。35.期(jì寄)年:一周年。36.趙云為蜀中名將,陽群等人事跡不詳。曲長、屯將是部曲中的將領。37.突將、無前:蜀軍中的沖鋒將士。賨(cóng叢)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散騎、武騎:都是騎兵的名號。38.圖:對付。39.夫:發語詞。平:同“評”,評斷。40.敗軍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在當陽長坂被擊潰事。當陽屬古楚地,故云。41.拊手:拍手。42.以定:已定,以,同“已”。43.本句指劉備遣諸葛亮去江東連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破曹軍。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劉備勢力進入劉璋占據的益州,后來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區。45.授首:交出腦袋。46.關羽:字云長,蜀漢大將,劉備入川時,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擊曹魏,攻克襄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中原。孫權趁機用呂蒙計謀偷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47.本句指劉備因孫權背盟,襲取荊州,殺害關羽,就親自領兵伐吳,在秭zi歸(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吳將陸遜所敗。蹉跌cuōdiē,失墜,喻失敗。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廢漢獻帝為山陽公,建立魏國,是為魏文帝。49.逆見:預見,預測。50.鞠躬盡力:指為國事用盡全力。一作“鞠躬盡瘁”。51.利鈍:喻順利或困難。52.睹(dǔ賭):亦即“逆見”,預料。

賞析

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加緊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上全面進行北伐準備。在外交上,派使者聯吳;韜光養晦,對魏國勸降書不作答復,以低姿態麻痹敵國。政治上,高度集中軍政大權,”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勵精圖治,籠絡土著地主,緩和主客矛盾,革除劉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則,虛心納諫,調動全國力量投入戰爭。經濟上,堅決與民休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多產糧食,增加儲備,保護水利工程,發展煮鹽、織錦等手工業,擴大財政來源。軍事上,伺機平定南中叛亂,治戎講武,訓練部隊。

諸葛亮南征后,北伐魏國提上日程。北伐魏國是劉備集團一貫的方針。劉備以奪取天下為最終目的。諸葛亮鑒于魏國經濟必將逐漸恢復,時間拖長對蜀國不利,而及早北伐可發揮自己治國治軍優勢,何況身死之后,蜀國無人能夠蹈涉中原,抗衡大國,因此認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蠶食并最終打敗魏國,也可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為此決心展開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堅持到底。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上《前出師表》率軍北伐魏國,蜀軍在占有隴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失利而結束了第一次北伐。冬十一月,諸葛亮獲悉魏軍曹休攻吳兵敗、張頜東下,關中虛弱,于是上《后出師表》決心再次北伐,急率軍數萬,走古道,出散關,圍攻陳倉。

古诗词大全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原文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譯文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云天。輪臺九月整夜里狂風怒號,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斗,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征西。將軍身著鎧甲夜里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注釋⑴走馬川:即車爾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內。行:詩歌的一種體裁。封大夫(dà fū):即封常清,唐朝將領,蒲州猗氏人,以軍功擢安西副大都護、安西四鎮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護,持節安西節度使。西征:一般認為是出征播仙。⑵走馬川行雪海邊:一作“走馬滄海邊”。雪海:在天山主峰與伊塞克湖之間。⑶輪臺: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內。封常清軍府駐在這里。⑷匈奴:借指達奚部族。《新唐書·封常清傳》:“達奚諸部族自黑山西趣(趨)碎葉,有詔還擊。”⑸金山:指天山主峰。⑹漢家: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 【漢家大將:指封常清,當時任安西節度使兼北庭都護,岑參在他的幕府任職。】⑺戈相撥:兵器互相撞擊。⑻五花:即五花馬。連錢:一種寶馬名。五花連錢:指馬斑駁的毛色。⑼草檄(xí):起草討伐敵軍的文告。⑽短兵:指刀劍一類武器。⑾車師:為唐北庭都護府治所庭州,今新疆烏魯木齊東北。蘅塘退士本作“軍師”。佇:久立,此處作等待解。獻捷:獻上賀捷詩章。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67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95-1963、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31

賞析

岑參詩的特點是意奇語奇,尤其是邊塞之作,奇氣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奇而婉,側重在表現邊塞綺麗瑰異的風光,給人以清新俊逸之感;這首詩則是奇而壯,風沙的猛烈、人物的豪邁,都給人以雄渾壯美之感。詩人在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時,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寫了這首詩為封送行。

為了表現邊防將士高昂的愛國精神,詩人用了反襯手法,抓住有邊地特征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極力渲染、夸張環境的惡劣,來突出人物不畏艱險的精神。詩中運用了比喻、夸張等藝術手法,寫得驚心動魄,繪聲繪色,熱情奔放,氣勢昂揚。

首先圍繞“風”字落筆,描寫出征的自然環境。這次出征將經過走馬川、雪海邊,穿進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黃入天”,這是典型的絕域風沙景色,狂風怒卷,黃沙飛揚,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開頭三句無一“風”字,但捕捉住了風“色”,把風的猛烈寫得歷歷在目。這是白天的景象。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對風由暗寫轉入明寫,行軍由白日而入黑夜,風“色”是看不見了,便轉到寫風聲。狂風像發瘋的野獸,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顯示了風猛風大。接著又通過寫石頭來寫風。斗大的石頭,居然被風吹得滿地滾動,再著一“亂”字,就更表現出風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寫天,“石亂走”句寫地,三言兩語就把環境的險惡生動地勾勒出來了。

下面寫匈奴利用草黃馬肥的時機發動了進攻,“金山西見煙塵飛”中“煙塵飛”三字,形容報警的烽煙同匈奴鐵騎卷起的塵土一起飛揚,既表現了匈奴軍旅的氣勢,也說明了唐軍早有戒備。下面,詩由造境轉而寫人,詩歌的主人公——頂風冒寒前進著的唐軍將士出現了。詩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環境和細節來描寫唐軍將士勇武無敵的颯爽英姿。如環境是夜間,“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將軍重任在肩,以身作則。“半夜軍行戈相撥”寫半夜行軍,從“戈相撥”的細節可以想見夜晚一片漆黑,和大軍銜枚疾走、軍容整肅嚴明的情景。寫邊地的嚴寒,不寫千丈之堅冰,而是通過幾個細節來描寫來表現的。“風頭如刀面如割”,呼應前面風的描寫;同時也是大漠行軍最真切的感受。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戰馬在寒風中奔馳,那蒸騰的汗水,立刻在馬毛上凝結成冰。詩人抓住了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進行細致的刻畫,以少勝多,充分渲染了天氣的嚴寒,環境的艱苦和臨戰的緊張氣氛。“幕中草檄硯水凝”,軍幕中起草檄文時,發現連硯水也凍結了。詩人巧妙地抓住了這個細節,筆墨酣暢地表現出將士們斗風傲雪的戰斗豪情。這樣的軍隊必然無人能敵。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樣自然。

全篇奇句豪氣,風發泉涌,由于詩人有邊疆生活的親身體驗,因而此詩能“奇而入理”,“奇而實確”,真實動人。

全詩句句用韻,除開頭兩句外,三句一轉韻,這在七言古詩中是不多見的。全詩韻位密集,換韻頻數,節奏急促有力,情韻靈活流宕,聲調激越豪壯,有如音樂中的進行曲。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05-606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原文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古诗词大全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原文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古诗词大全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原文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古诗词大全 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作者]韩偓 [朝代]唐代一尺红绡一首诗,赠君相别两相思。画眉今日空留语,解佩他年更可期。临去莫论交颈意,清歌休著断肠词。出门何事休惆怅,曾梦良人折桂枝。《

古诗词大全 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作者]韩偓 [朝代]唐代一尺红绡一首诗,赠君相别两相思。画眉今日空留语,解佩他年更可期。临去莫论交颈意,清歌休著断肠词。出门何事休惆怅,曾梦良人折桂枝。《

古诗词大全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薰弦歌舜德

古诗词大全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薰弦歌舜德

词语大全 旭霁   [xù jì]什么意思

旭霁  [xùjì][旭霁]基本解释清晨雨后出太阳。[旭霁]详细解释清晨雨后出太阳。唐韦应物《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旭霁]百科解释旭霁,是一个汉

词语大全 苦茶   [kǔ chá]什么意思

苦茶  [kǔchá][苦茶]基本解释即苦荼。茶字后出,唐陆羽始用之。[苦茶]详细解释即苦荼。茶字后出,唐陆羽始用之。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又与我一件儿厌饫的东西,敢是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