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涼州詞三首·其三

Posted 主旨

篇首语: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涼州詞三首·其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涼州詞三首·其三

2、古诗词大全 新嫁娘詞三首

古诗词大全 涼州詞三首·其三

原文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賞析

《涼州詞》是樂府詩的名稱,本為涼州一帶的歌曲,唐代詩人多用此調作詩,描寫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戰事。安史之亂以后,吐蕃族趁虛大興甲兵,東下牧馬,占據了唐西北涼州(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等幾十個州鎮,從八世紀后期到九世紀中葉長達半個多世紀。詩人張籍目睹這一現實,感慨萬千,寫了《涼州詞三首》,從邊城的荒涼、邊塞的侵擾、邊將的腐敗三個方面,再現了邊城慘淡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邊事的深切憂患。這是第三首。

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道:“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七千里。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緣邊空屯十萬卒,飽食溫衣閑過日。遺民腸斷在涼州,將卒相看無意收。”元稹的《西涼伎》也說:“一朝燕賊亂中國,河湟忽盡空遺丘。連城邊將但高會,每說此曲能不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涼州淪陷未收的原因,是守邊將領的腐敗無能。張籍的這首詩正是表達這個思想主題,而詩的風格迥然有別。“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這兩句寫景,點明邊城被吐蕃占領的時間之久,以及景象的荒涼蕭瑟。“鳳林關”,在今甘肅臨夏市西北。安史之亂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處在鳳林關以西,隨著邊城四鎮的失守,鳳林關亦已淪陷。在吐蕃異族野蠻掠奪、橫暴奴役下,鳳林關內,土地荒蕪,無人耕種,歲歲年年只見寒水東流,白草叢生,黃榆遍地,一片蕭條。這里,詩人既用“白草黃榆”從空間廣度來寫鳳林關的荒涼,又用具體數字“六十秋”從時間深度來突出鳳林關災難的深重。“六十秋”這不是夸張而是寫實,國土失陷如此之久,邊民災難如此之深,為什么沒有收復?原因在哪里?由此詩人發出了深沉的感慨、憤激的譴責。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前句寫邊將責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澤”,說明了邊將肩負著朝廷的重命、享受著國家的厚祿、擔負著人民的重望,守衛邊境、收復失地是他們的天職。然而六十年來失地仍在吐蕃的鐵蹄下,這不是國政內虛、邊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邊的將領無人提起收復涼州。邊將享受著國家優厚的待遇,卻不去盡職守邊、收復失地,可見其飽食終日、腐敗無能。這兩句一揚一抑,對比鮮明,有力地譴責了邊將忘恩負義,長期失職,實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嘆。

此詩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詩人不是從正面圍繞主題來敘述,而是從側面落筆,這是此詩的一個顯著特色。一、二兩句從空間和時間描寫邊城深重的災難,看來似乎是控訴吐蕃的侵占罪惡,而聯系最后一句“無人解道取涼州”來看,詩人的用意是在用現實來譴責邊將,正是他們的失職而帶來的長期失陷,邊將已成了歷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鮮明的對照,嚴正譴責邊將無才無德,面對失去的山河熟視無睹。這一景一情,從側面有力地突現了卒句主旨的表達,義正辭嚴,酣暢淋漓。

古诗词大全 新嫁娘詞三首

原文

鄰家人未識,床上坐堆堆。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財。

錦幛兩邊橫,遮掩侍娘行。遣郎鋪簟席,相并拜親情。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譯文

⑴未識:一作“不識”。⑵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后三日須下廚房做飯菜。⑶羹:泛指做成濃的菜肴。⑷“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⑸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757頁 .2、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28-329頁 .

賞析

這組詩共三首,其中第三首(“三日入廚下”)最受推崇。下面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兼詩學分會會長、安徽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余恕誠教授對此詩的賞析。

“新媳婦難當”——在舊社會人們普遍有這種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婦在令人作難的處境中找到了辦法,應付了難局,使得事情的發展帶有戲劇性,甚至富有詩趣,像王建的這首詩所寫的,即屬于此類。這也是唐代社會封建禮教控制相對放松,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夠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要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為“新嫁娘”。“洗手作羹湯”,“洗手”標志著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她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凈爽利。

但是,婆婆喜愛什么樣的飯菜,對她來說尚屬未知數。粗心的媳婦也許憑自己的口味,自以為做了一手好菜,實際上公婆吃起來卻為之皺眉呢。因此,細心、聰慧的媳婦,考慮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讓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滿意。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是多么聰明、細心,甚至帶有點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讓小姑先嘗嘗羹湯。為什么要讓小姑先嘗,而不像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那樣問她的丈夫呢?朱詩云“畫眉深淺入時無”,之所以要問丈夫,因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問。而廚房則是小姑經常出入之所,羹湯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夠代表婆婆的人親口嘗一嘗,則非小姑不可。所以,從“三日入廚”,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嘗”,不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體的環境、場所,一一緊緊相扣。語雖淺白。卻頗為得體,合情合理。新娘的機靈聰敏,心計巧思,躍然紙上。“先遣小姑嘗”,真是于細微處見精神。沈德潛評論說:“詩到真處,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詞》所具有的典型意義,固然可以使人聯想到這些,但是要直接就寫這些入詩,則不免帶有庸俗氣。而在這首詩中,因為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系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

像這樣的詩,在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和把握有詩意的題材方面,似乎能夠給讀者一些啟示。

讀這首詩,人們對新嫁娘的聰明和心計無疑是欣賞的,詩味也正在這里。新嫁娘所循的,實際上是這樣一個推理過程:一、前提:長期共同生活,會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撫養大的,食性當與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這樣一類推理過程,并不是在任何場合下都能和詩相結合。像有人在箋注此詩時所講的:“我們初入社會,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于老練的人不可。”(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70-771頁 .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涼州詞二首·其一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

古诗词大全 涼州詞二首·其一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

古诗词大全 踏歌詞三首

原文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夜久

古诗词大全 踏歌詞三首

原文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夜久

古诗词大全 踏歌詞三首

原文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夜久

古诗词大全 新嫁娘詞三首

原文鄰家人未識,床上坐堆堆。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財。錦幛兩邊橫,遮掩侍娘行。遣郎鋪簟席,相并拜親情。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譯文⑴未識:一作“不識”。⑵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

古诗词大全 新嫁娘詞三首

原文鄰家人未識,床上坐堆堆。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財。錦幛兩邊橫,遮掩侍娘行。遣郎鋪簟席,相并拜親情。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譯文⑴未識:一作“不識”。⑵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

古诗词大全 新嫁娘詞三首

原文鄰家人未識,床上坐堆堆。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財。錦幛兩邊橫,遮掩侍娘行。遣郎鋪簟席,相并拜親情。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譯文⑴未識:一作“不識”。⑵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

古诗词大全 德宗皇帝挽歌詞三首

原文道啟軒皇圣,威揚夏禹功。謳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日月光連璧,煙塵屏大風。為人祈福處,臺樹與天通。圣歷□勤政,瑤圖慶運長。壽宮開此地,仙駕緲何鄉。風斷清笳調,云愁綠旆揚。上升知不恨,弘濟任城王。嘗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