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雜詩七首·其一

Posted 日照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雜詩七首·其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雜詩七首·其一

2、古诗词大全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大全 雜詩七首·其一

原文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譯文

高臺上常常吹著悲風,早晨的太陽照著北林。我懷念的人在萬里外,大江大湖很遠很深。這舟船哪能順利到達?實難安置我懷念的心。掠過庭院南飛的孤雁,長聲哀吖真使人傷神。抬頭望著孤雁,我在想——托你帶個信給遠地的人。孤雁不理睬地飛過去了,飛動的影子更使我傷心。

注釋①北林:泛指樹林。《詩經·秦·晨風》有“郁彼北林”句,作為懷念君子的起興。②之子:那個人,指所懷念的人。③方舟:兩船并在一起。極,至,到達。難任,難以承擔。這四句是說我所懷念的那個人遠在萬里之外,中間隔著大江大湖,連遠航的方舟也難以到達,離別的愁苦真是使人難于承受。④翹(qiáo):思仰頭而思,形容思念之切。這句是說:很想托南飛的孤雁給他帶個音信。⑤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參考資料:

1、趙沛霖著 .歷代詩文名著新選 八代三朝詩新選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07月第1版 :第188頁 .2、聶文郁 .曹植詩解譯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08月第1版 :第153,154頁 .

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遠別親友的詩。雖然作者和這一親友的遠別,或許是有統治者內部矛盾這一特殊原因,但在漢末魏初那個動亂流離的年代,遠別而不能團聚,甚至不能相見,實是普通現象。所以這首詩很容易引起共鳴,富有典型性與現實性。

這首詩開頭“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而“高臺多悲風”亦屬秋景。登高是因為要眺望遠處,所以是思念遠方的人;而時值秋令,亭臺越高那么風自然就會越凄厲,登亭臺的人于是就因為風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法門。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所以曹植這五字能成為名句的原因,正因為這雖然作為景語,其實是寓意深情。

接下來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來也是屬于景語,但是卻化用《詩·秦風·晨風》之首章。故作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系相互為喻,都是起始于《詩三百篇》,在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

由于上句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情韻不匱。因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且其身既然在遠方,以后回來不是件容易事,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

下面的“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二句又緊承“江湖”句而言。把“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優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下句“孤雁飛南游”,表面上是寫實,即作者在登高望遠之際看到孤雁南飛,實則蘊涵著好幾層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吳,無異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為自己也像孤雁一樣,故“過庭”而“長哀吟”。“過庭”雖用《論語·季氏篇》“鯉趨而過庭”的字面,實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李善注:“翹,懸也。”“翹思”,等于說“懸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見孤雁而思遠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問它是否愿為自己捎個信兒去。但雁飛甚速,形影倏忽間便不見了,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傷了。“翩翩”,形容鳥疾飛之貌。連孤雁都翩然而逝,說明自己怨懷無托,結語似意猶未盡而已令人不忍卒讀,是真正寫情的高手。

此詩用筆似淺直而意實深曲,前六句以賦體為主,卻似比興;后六句以比興為主,反而趨近賦體。這說明作者深得《詩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體裁,所以是從建安以來的詩人作品當中的絕唱。

參考資料:

1、聶文郁 .曹植詩解譯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08月第1版 :第154頁 .2、《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81-283頁

古诗词大全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杂诗七首·其一原文: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杂诗七首·其一翻译及注释

翻译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丫真使人伤神。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1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2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3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4翘(qia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5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杂诗七首·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后人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由于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且其身既然在远方,以后回来不是件容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

  下面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下句「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近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杂诗七首·其一鉴赏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近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广陵。吴当为广陵。广陵,(西汉)吴王濞都也。」广陵是魏王朝当时东南边界,隔江与东吴相对,距魏都最远,故诗中有「之子在万里」之句。

  这首诗开头两句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选注》引《新语》:「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下文又云:「江湖喻小人隔蔽。」后人乃多从其说。这就把两句摹绘秋日景色的名句给牵强比附得全无诗意。此诗下文既有「孤雁飞南游」之句,自当作于秋天,则首句「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所以望远,所以思远人也;而时值秋令,台愈高则风自然愈凄厉,登台之人乃因风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说风悲正写人之忧伤无尽。这一句简括凝炼,开后人无数法门。如大谢句云:「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是化一句为两句;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为名句,正以其虽作景语,实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属景语,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盖始于《诗三百篇》,即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此处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不尽离愁别恨,则不必节外生枝,再添上一个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确。「方舟」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时为大夫所乘用;「极」,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离思难任」,「任」者,负荷也。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盖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诗句仍作实写,故见孤雁哀鸣而自己「翘思慕远人。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也难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强解释);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近于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体,故为建安以来诗人中之绝唱。

诗词作品:杂诗七首·其一 诗词作者:【魏晋曹植 诗词归类:【写景】、【回忆】、【思念】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山行雜詩(七首選—)

原文山云才滃起,頃刻雨點飄。乃知云變雨,不必到層霄。只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君看云薄處,曦影如隔綃。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譯文暫無譯文

古诗词大全 山行雜詩(七首選—)

原文山云才滃起,頃刻雨點飄。乃知云變雨,不必到層霄。只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君看云薄處,曦影如隔綃。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譯文暫無譯文

古诗词大全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杂诗七首·其一原文: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杂诗七首·其一翻译及注释翻译高台上常

古诗词大全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杂诗七首·其一原文: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杂诗七首·其一翻译及注释翻译高台上常

古诗词大全 田园乐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田园乐七首·其一[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标签:田园诗场景《田园乐七首·其一》注释1、题下全校:“一作辋川六言”。2、北里南邻:左思《

古诗词大全 田园乐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田园乐七首·其一[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标签:田园诗场景《田园乐七首·其一》注释1、题下全校:“一作辋川六言”。2、北里南邻:左思《

古诗词大全 夏日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夏日七首其一[作者]张耒 [朝代]宋两架酴醾侧覆檐,夏条交映渐多添。春归花落君无恨,一架清阴恰满帘。《夏日七首其一》作者张耒简介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

古诗词大全 夏日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夏日七首其一[作者]张耒 [朝代]宋两架酴醾侧覆檐,夏条交映渐多添。春归花落君无恨,一架清阴恰满帘。《夏日七首其一》作者张耒简介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

古诗词大全 和陶贫士七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和陶贫士七首其一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和陶贫士七首其一》作者简介苏轼(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