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論語十則
Posted 孔子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論語十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論語十則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譯文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為并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折。(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于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并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第二則:為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檢查,反省。 為:替。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 信:誠信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 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并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并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于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借。 為:作為。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學習、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表轉折。 則:連詞,相當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看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句末語氣詞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則: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結束
第九則:修身做人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里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然后(古今詞):然 ,后。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后,以后。 士:有抱負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于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賞析
【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擇善而從】: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三人行,必有我師】: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歲寒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操高尚。【三省吾身】: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多個(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個的意思。)方面檢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词语大全 中詞造句 中詞の例文 "中詞"是什麼意思
中詞造句 中詞の例文 "中詞"是什麼意思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論語境對話語中詞匯理解的影響
翻譯中詞典的選擇與運用
語言產生中詞匯加工的時間進程研究
中詞匯翻譯實例分析
論維吾爾語中詞匯手段與語義模糊
淺析阿赫瑪托娃詩作中詞的文化伴隨意義
曲:黃家駒黃家強黃貫中詞:葉世榮
法律英語中詞語的特色
漢語中詞長效應的初步實驗研究
英語詞匯學中詞的價值屬性
用中詞造句挺難的,這是一個萬能造句的方法
維機器翻譯系統中詞典的研究
短語中詞在數據庫列中出現的順序必須與
我國當前立法語言中詞語運用失范分析
翻譯過程中詞語彈性的語義闡釋
改變句中詞語的順序可改變句子的意思。
重復啟動作業中詞的語義透明度的作用
英語中詞匯銜接對語篇連貫的作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語境的設置
英語語篇中詞匯復現的形式和功能探討
從評價系統看政治演說語篇中詞匯的選擇
相关参考
原文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譯文暫無譯文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第五》譯文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第五》譯文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第五》譯文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4、自君之出矣,明镜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4、自君之出矣,明镜
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释: 1、开辟鸿蒙,开天辟地以来。鸿
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释: 1、开辟鸿蒙,开天辟地以来。鸿
木兰诗词类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