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原文_翻译及赏析

Posted 美人

篇首语:人还是要乐观,心碎了就对自己说,碎碎平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原文_翻译及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原文_翻译及赏析

2、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第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宋代·周邦彦《虞美人(正宫)》

虞美人(正宫)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周邦彦

猜您喜欢晓日初开露未晞。夕烟轻散雨还微。暗摇绿雾游鯈戏,斜映红云属玉飞。情脉脉,恨依依。沙边空见棹船归。何人解舞新声曲,一试纤腰六尺围。——宋代·叶梦得《鹧鸪天(续采莲曲)》

鹧鸪天(续采莲曲)

晓日初开露未晞。夕烟轻散雨还微。暗摇绿雾游鯈戏,斜映红云属玉飞。
情脉脉,恨依依。沙边空见棹船归。何人解舞新声曲,一试纤腰六尺围。谓花月无情,长寄绮罗之遗恨。试为调笑,戏追风流。少延重客之余欢,聊发清尊之雅兴。诗词:珠树阴中翡翠儿。莫论生小被鸡欺。鹳鹊楼高荡春思,秋瓶盼碧双琉璃。御酥作肌花作骨。燕钗横玉云堆发。使梁年少断肠人,凌波袜冷重城月。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灭。花困钗横时节。河桥杨柳催行色。愁黛有人描得。——宋代·毛滂《调笑》

调笑

宋代毛滂

展开阅读全文∨ 谓花月无情,长寄绮罗之遗恨。试为调笑,戏追风流。少延重客之余欢,聊发清尊之雅兴。诗词:珠树阴中翡翠儿。莫论生小被鸡欺。鹳鹊楼高荡春思,秋瓶盼碧双琉璃。御酥作肌花作骨。燕钗横玉云堆发。使梁年少断肠人,凌波袜冷重城月。
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灭。花困钗横时节。河桥杨柳催行色。愁黛有人描得。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宋代·周邦彦《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

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第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虞美人·正宫·第二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虞美人·正宫·第二》赏析

爱情与离愁是词常写的两个主旨。周邦彦的这首词就是两大主旨交织铺陈,极尽其妙。
上片从白天写到黄昏,空间是户外 。“廉纤小雨池塘遍 ”,落笔便是一番凄凄雨景。廉纤,是叠韵连绵辞,形容小雨连绵不断的样子。此句暗用韩愈《晚雨 》“廉纤小雨不能晴”诗意 。小雨洒遍池塘,“细点看萍面 ”。本来,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故称萍面。现在,词人看那雨中池塘,则是万千雨点,点破了萍面 。看细雨点打在萍面上 ,分明暗示出点开萍面,又自有一番含蕴。尤其下一“看”字,恰好体出体现了词人此时此境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状。那雨点打破萍面 ,也点点打在愁人的心头上。“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雨,连绵不断,故一双燕子守住朱门不飞 。燕子不飞 ,其苦闷情状可想而知。这意象 ,极富于象征意味 。它与下片的“一窗灯影两愁人”遥相叠印。歇拍又与起句遥相呼应,小雨连绵已久,天昏地暗,所以比起天晴日子就更容易黄昏。言外之意是只觉得光阴比起寻常时候过得特别快,很快就进入了黄昏。
下片转写室内。“宜城酒泛浮香絮。”宜城酒,是汉代的一种美酒 ,以产于宜城(今属湖北)而得名。词句化用《 周礼·天官·酒正》“泛齐”语及郑玄注文 。郑注:“泛者,成(指酿酒成熟)而滓浮,泛泛然 ,如今宜成(城)醪矣。”《周礼》“泛齐”为酒的“ 五齐”(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之一,郑玄注又谓醴以上尤浊,盎以下差清,则“泛齐”是浊酒了 。“泛 ”即酒面的浮沫,诗词中常说的浮蚁。曹植(酒赋)提到“ 宜成醪醴 ”之后又说“素蚁如萍 ”,晋张载《酃酒赋》更形容它“缥蚁萍布,芬香酷烈”,则此酒又是极香的,即词所谓“浮香絮”。此时酌此美洒竟为的是“ 细作更阑语”。更阑,即夜尽时分。词境至此,已从黄昏绵延将至天明。词情也大抵揭开了内蕴。词中的一对主人公,相对美酒,情语绵绵,直至夜尽,这番极隆重极沉挚的情景,正言话别场面。那美酒,正是情人为饯行而设。打从黄昏之前,直到夜尽时分,情话絮絮犹未能已,时间不可谓不久矣,两情不可谓不深。然天快亮了,如此“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相将,是宋时口语,这里意为相共。羁思,即离愁别绪(羁指作客异乡 。思这里念去声 ,作名词用)。原来天将拂晓,男主人公就要启程了。此刻,他们共同感到的离愁别恨,已撩乱如云,将不可顿脱。油灯下,窗户上,映着两个愁人的影子。这意象,正与上片那一双苦闷的燕子的意象,遥相挽合。即将到来的寂寞渐已爬下心头,不仅离愁别绪撩乱如云而已。如此结句,尤可玩味 。“又是 ”,则两人已不止一度尝过离别的苦味可知;“一窗灯影两愁人”,挽合从黄昏前到更阑后的廉纤小雨,此情此景格外悽恻哀感。
这首词 ,感人处在于情感的朴实沉挚 ,与之相应,词人并未使用他所娴熟的一些技巧。他只是以直笔将两个有情人临别前夕的绵绵话别一往平铺,既朴实,又深沉,别具一种极厚重的感人力量。

《虞美人·正宫·第二》作者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周邦彦的其它作品

○ 苏幕遮·燎沉香

○ 兰陵王·柳

○ 蝶恋花·早行

○ 少年游·并刀如水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 周邦彦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周邦彦《虞美人(正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正宫)原文: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诗词作品:虞美人(正宫)诗词作者:【宋代】周邦彦

古诗词大全 周邦彦《虞美人(正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正宫)原文: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诗词作品:虞美人(正宫)诗词作者:【宋代】周邦彦

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虞美人·正宫[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金闺平帖春云暖。昼漏花前短。玉颜酒解艳红消。一面捧心啼困、不成娇。别来新翠迷行径。窗锁玲珑影。砑绫小字夜来封。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虞美人·正宫》赏

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虞美人·正宫[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金闺平帖春云暖。昼漏花前短。玉颜酒解艳红消。一面捧心啼困、不成娇。别来新翠迷行径。窗锁玲珑影。砑绫小字夜来封。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虞美人·正宫》赏

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第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虞美人·正宫·第二[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虞美人·正

古诗词大全 虞美人·正宫·第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虞美人·正宫·第二[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虞美人·正

古诗词大全 赵莹《正宫塞鸿秋 题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正宫】塞鸿秋 题情原文:玉人不见徒劳望,相思两地音书旷。挥毫难写断肠文,枕几惟添愁旅况。只为美人情,空取时人谤,何时再得相亲傍?诗词作品:【正宫】塞鸿秋 题情诗词作者:【元代】赵莹诗词归类:【怀古】

古诗词大全 赵莹《正宫塞鸿秋 题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正宫】塞鸿秋 题情原文:玉人不见徒劳望,相思两地音书旷。挥毫难写断肠文,枕几惟添愁旅况。只为美人情,空取时人谤,何时再得相亲傍?诗词作品:【正宫】塞鸿秋 题情诗词作者:【元代】赵莹诗词归类:【怀古】

古诗词大全 刘庭信《正宫塞鸿秋_苏卿写下金》原文及翻译赏析

【正宫】塞鸿秋_苏卿写下金原文: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到受十年困。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诗词作品:【正宫】塞鸿秋_苏卿写下金诗词作者:【元代】刘庭信

古诗词大全 刘庭信《正宫塞鸿秋_苏卿写下金》原文及翻译赏析

【正宫】塞鸿秋_苏卿写下金原文: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到受十年困。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诗词作品:【正宫】塞鸿秋_苏卿写下金诗词作者:【元代】刘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