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原文_翻译及赏析

Posted 芭蕉

篇首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原文_翻译及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原文_翻译及赏析

2、古诗词大全 巴女词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原文_翻译及赏析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唐代·于鹄《巴女谣》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民谣 儿童 乡村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于鹄

虽有智慧型。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先秦·佚名《孟子引齐人言》

孟子引齐人言

虽有智慧型。
不如乘势。
虽有镃基。
不如待时。 哲理民谣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先秦·佚名《将仲子》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经 爱情民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先秦·佚名《弹歌》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狩猎民谣

古诗词大全 巴女词原文_翻译及赏析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唐代·李白《巴女词》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写人 女子 分别不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巴地的长江水,急湍奔流快如箭,巴水上的船儿顺水漂流疾若飞。
十个月时间走过三千里,郎今一去,何年能回归?

赏析

诗中巴女的丈夫大约是乘船东下去经商,所以诗人模仿巴女的口吻,用极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道出了女子当时的不忍分别的复杂心情。

诗中前两句写水、写船,“急如箭”“去若飞”两个比喻恰切描摹了巴水湍急以及小船疾去的情形。这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实写,又含蓄地写出了送行者洒泪惜别的细微心理活动。在诗中主人公看来,顷刻离别,去若离弦,万千心事还没有来得及说,丈夫所乘坐的小船就消失在江水的尽头了,这实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接下两句是对巴女内心活动的直接刻画。巴女送丈夫离去以后,落泪如雨,痴痴立在岸边,她默然地计算著:“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暗寓出身隔异地,夫妻两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的悲伤之情。很多行商在外的旅人,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各种物质条件的贫乏,往往客死异乡,或者竟在外地另立家室。在家独守的商妇,大多形同孤寡、无依无靠,她们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她们与丈夫离别就象生离死别一样。本诗就在对这种无限惆怅的情调的描写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二十五岁去蜀途中,行至巴地,拟民歌之作。自此之后,不断有拟作,表现了李白对民歌的倾心和学习。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唐代·温庭筠《酒泉子·楚女不归》

酒泉子·楚女不归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写人 伤别 抒情思乡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五代·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宋词三百首 写风 写雨 抒情人生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先秦·佚名《椒聊》

椒聊

先秦佚名

诗经 咏物写人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巴女谣[作者]于鹄 [朝代]唐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标签:儿童民谣乡村诗人物其他场景《巴女谣》译文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

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巴女谣[作者]于鹄 [朝代]唐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标签:儿童民谣乡村诗人物其他场景《巴女谣》译文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

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于鹄)全文翻译鉴赏

巴女谣于鹄系列: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词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

古诗词大全 《巴女谣》(于鹄)全文翻译鉴赏

巴女谣于鹄系列: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词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

古诗词大全 巴女词原文_翻译及赏析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唐代·李白《巴女词》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写人,女子,分别不舍译文及注释译文巴地的长江水,急湍奔流快如箭,巴水上的船

古诗词大全 巴女词原文_翻译及赏析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唐代·李白《巴女词》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写人,女子,分别不舍译文及注释译文巴地的长江水,急湍奔流快如箭,巴水上的船

古诗词大全 李白《巴女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巴女词原文: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诗词作品:巴女词诗词作者:【唐代】李白

古诗词大全 李白《巴女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巴女词原文: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诗词作品:巴女词诗词作者:【唐代】李白

古诗词大全 巴女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巴女词[作者]李白 [朝代]唐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巴女词》作者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

古诗词大全 巴女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巴女词[作者]李白 [朝代]唐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巴女词》作者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