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_翻译及赏析
Posted 诗人
篇首语: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_翻译及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_翻译及赏析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唐代·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送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烽火四起,干戈满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
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弟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
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
朋友啊,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
注释
⑴韩十四:作者友人,名不详。觐省:谓探望双亲。
⑵老莱衣:此用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老莱子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⑶庭闱(wéi):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因用以称父母。
⑷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转:一作“急”。
⑸白马江:成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⑹应:一作“还”。
⑺同:一作“堪”
赏析
此诗发端即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抑之气。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然而在他这个时候,干戈遍地,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突破“不见老莱衣”这种天伦之情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容著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有家等于无家,这也正是“万事非”中的一例。相形之下,韩十四似乎幸运得多了。可是韩十四与父母分手年久,江东一带又不太平,“访庭闱”恐怕也还有一番周折。所以诗人用了一个摇曳生姿的探问句,表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同时透露出,由于当时正是乱世,韩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这一联是前后相生的流水对,从诗人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明,寄慨遥深,有一气流贯之妙。
韩十四终于走了。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著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乘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其中白马江头的景色乃是实景,而黄牛峡则是作者想像之中的虚景,虚实相生,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诗人的离情别绪,也被曲曲弯弯牵引得没完没了。一个“静”字,越发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读者目前。这是以静衬动的手法,写得十分传神。等到诗人把离思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发现他依然站在二人分袂之地。只是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一种孤独感蓦然向诗人袭来。此二句一纵一收,正是大家手笔。别绪随船而去,道出绵绵情意;突然收回,景象更觉怅然。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尾联更是余音袅袅,耐人咀嚼。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又双绾行者、留者,也起到收束全诗的作用。对句意为,虽说如此,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乡重逢。但是,世事茫茫难卜,这年头谁也说不准。诗就在这样欲尽不尽的诚挚情意中结束。“犹恐”二字,用得很好,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深秋,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江东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发生大饥荒,于是暴动四起,饿殍遍野。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蒿目时艰、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杜甫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宋代·杨万里《三江小渡》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古诗三百首 ,送别 ,友情写景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李端公 / 送李端
唐代:卢纶
唐诗三百首 ,冬天 ,送别 ,友情伤怀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宋代·韩愈《送王含秀才序》送王含秀才序
宋代:韩愈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送别序文古诗词大全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赏析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杜甫诗鉴赏
这首七律,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深秋,些时杜甫在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江东(长江下游)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大饥,再加上统治者暴敛盘剥,于是暴动四起,饿殍塞途。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表现出忧国忧民的百结愁畅。
诗发端即自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抑之气。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在干戈遍地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第二句,诗歌突破“不见老莱衣”
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离乱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
“万事非”三字,包含着多么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多少辛酸的人间悲剧,流露出诗人何等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进一步点明题意。
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自己骨肉同胞的怀念。
在动荡中,诗人与亲人长期离散,生死未卜,虽有家实等于“无家”!这也正是“万事非”中的一例。相比之下,韩十四似乎幸运得多了。但是韩十四与父母分手年久,现在江东一带又不太平,“访庭闱”恐怕也还要费一番周折。因此诗人用了一个探问句,表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同时暗示值此乱世,韩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这一联是前后相生的流水对,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明,寄慨遥深,有一气流贯之妙。
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与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韩十四走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地。于是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乘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诗人的离情别绪,也被牵引得没完没了。一个“静”字,越发描绘出了滩声汩汩,如在目前。等到从幻觉中回来,才发现自己依然站在二人分别之地。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
一种孤独感蓦然向诗人袭来。
尾联更是余音袅袅,耐人咀嚼。出句是说,分手不应过于伤感,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又双绾行者、留者,也起到总结全诗的作用。对句意思是,虽说如此,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乡重逢。但是,世事难料,只怕愿不能偿!诗就在这样欲尽不尽的诚挚情意中结束。“犹恐”二字,用得很好,隐隐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耽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倍觉意味深长。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特意渲染凄凄戚戚之情,诗人笔力苍劲,伸缩自如,包容国难民忧,个人遭际,离情别绪深沉委婉,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zhl201702
相关参考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761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761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系列:古代送别诗大全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赏析 这首七律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系列:古代送别诗大全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赏析 这首七律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杜甫诗鉴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杜甫诗鉴
树影 [shùyǐng][树影]基本解释树木的影子。[树影]详细解释树木的影子。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二三:“翔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原文: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夜月回孤烛,秋风试裌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诗词作品: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词作者:【唐代】韩翃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原文: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夜月回孤烛,秋风试裌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诗词作品: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词作者:【唐代】韩翃
古诗词大全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夜月回孤烛,秋风试袷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作者韩翃简介韩翃,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