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浩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原文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浩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浩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杂曲歌辞·浩歌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督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深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杂曲歌辞·浩歌》作者李贺简介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像极为丰富,经常套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著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李贺的其它作品
○ 雁门太守行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 南园十三首·其五
○ 李凭箜篌引
○ 将进酒·琉璃钟
○ 李贺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新别离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杂曲歌辞·新别离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杂曲歌辞·新别离》作者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的其它作品
○ 兰溪棹歌
○ 苏溪亭
○ 塞上曲二首·其二
○ 调笑令·边草
○ 除夜宿石头驿
○ 戴叔伦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杂曲歌辞·浩歌行[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青
杂曲歌辞·浩歌行[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青
杂曲歌辞·壮士吟[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杂曲歌辞·壮士吟》作者贾岛简介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
杂曲歌辞·壮士吟[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杂曲歌辞·壮士吟》作者贾岛简介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
杂曲歌辞·新别离[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杂曲歌辞·新别离》作者戴叔伦简介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
杂曲歌辞·新别离[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杂曲歌辞·新别离》作者戴叔伦简介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
杂曲歌辞·结袜子[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杂曲歌辞·结袜子》作者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
杂曲歌辞·结袜子[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杂曲歌辞·结袜子》作者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
杂曲歌辞·今别离[作者]崔国辅 [朝代]唐代送别未能镟,相望连水口。船行欲映洲,几度急摇手。《杂曲歌辞·今别离》作者崔国辅简介杨柳映春江崔国辅,唐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
杂曲歌辞·太平乐[作者]王涯 [朝代]唐代风俗今和厚,君王在穆清。行看采花曲,尽是太阶平。《杂曲歌辞·太平乐》作者王涯简介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