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扬之水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柴草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扬之水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大全 扬之水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扬之水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标签: 诗经 思念
《扬之水》注释
⑴扬之水:激扬之水,喻夫。
⑵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
⑶彼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妻子。
⑷不与我:不能和我。戍申:在申地防守。
⑸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
⑹曷:何。
⑺束楚:成捆的荆条。
⑻甫:甫国,即吕国。
⑼蒲:蒲柳。
⑽许:许国。
《扬之水》赏析
春秋时代,周朝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还是比较混乱的时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了。周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又常受楚国的侵扰。周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悽苦,当然有所流露,形成歌,就是《扬之水》。申国、甫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亲是申国姜姓公主,与甫、许两个诸侯国也是亲戚关系。所以,虽然周平王没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许两国,但诗歌也牵连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后娘家的人。
《扬之水》是以远戍战士的口吻来写的。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都是农家日常燃烧的柴草;申、甫、许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因此,全诗实际上把一个相同的内容,反复吟诵三次,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远戍战士思家情怀。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动的河水与不动的柴草对比,先让人视觉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沟的水哗哗地流动,仿佛岁月一天天过去,不再回来;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飘浮不起,冲流不动,仿佛战士思家的沉重心绪,永不改变。有了这两句自然物象的起兴,很自然引出三、四两句“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守着家园的妻子,当然无法与远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说,士兵如远离泉源的河水,越流越远;那么,妻子如坚定不移的柴草,不飘不流。如果说,日月如流水不断流失,思家情怀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动不移。分离的日子越久,远戍的时间越长,思念妻子也越强烈。终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意思是:在家的亲人平安吗?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家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强烈地震撼读者。
在诗歌句式上,采用不齐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几种,这说明诗歌带有鲜明的口语化的倾向。口语化句子,正好比较朴实,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读之感到亲切诚朴。实际上,除了个别词语带有历史痕迹,在语义上需要诠解之外,这首口语化的诗歌,千载之下读之,仍是极易使人感动的。
古诗词大全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卷十四·扬之水
作者:洪迈
《左传》所载列国人语言书讯,其辞旨如出一手。说者遂以为皆左氏所作,予疑其不必然,乃若润色整齐,则有之矣。试以《诗》证之:《扬之水》三篇,一《周诗》,一《郑诗》,一《晋诗》,其二篇皆曰“不流束薪”,“不流束楚”。《邶》之《谷风》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雅》之《谷风》曰“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在南山之阳”,“在南山之下”,“在南山之侧”;“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在河之浒”,“在河之”,“在河之”;“山有枢,隰有榆”,“山有苞亻乐,隰有六驳”,“山有蕨薇,隰有杞”;“言秣其马”,“言采其虻”,“言观其”,“言其弓。”皆杂出于诸诗,而兴致一也。盖先王之泽未远,天下书同文,师无异道,人无异习,出口成言,皆止乎礼义,是以不谋而同尔。
译文
作者:佚名
《左传》 所收录各国的语言、记载、陈诉,遣词造句的意旨如出一人之手。解释这种现象的人就以为都是左氏一人写的,我怀疑不见得如此,至于润色加工那是有的。试以《诗经》 证明这一点:国风中《扬之水》 有三篇,一在《王风》 ,一在《郑风》 ,一在《唐风》 ,其中两篇都有“不流束薪”, ”不流束楚”。《邶风• 谷风》 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小雅• 谷风》 有“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在南山之阳”, “在南山之下”, “在南山之侧”; “在浚之郊”, “在浚之都”, “在浚之城” ;“在河之浒”, “在河之”, “在河之”; “山有枢,隰有榆”,“山有苞亻乐,隰有六驳”,“山有蕨薇,隰有杞”;“言秣其马”,“言采其虻”,“言观其”,“言其弓。都分别出自各篇,可情致是一样的。原是先王的恩泽为时不远,天下人书写同样的文字,老师没有不同的学说,人们没有不同的风习,出口成言,都受礼义的制约,因此就不谋而合了。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
相关参考
唐风·扬之水原文: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唐风·扬之水翻译及注释翻译
唐风·扬之水原文: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唐风·扬之水翻译及注释翻译
古诗词大全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卷十四·扬之水 作者:洪迈 《左传》所载列国人语言书讯,其辞旨如出一手。说者遂以为皆左氏所作,予疑其不必然,乃若润色整齐,则有之矣。试以《诗》证之:《扬之
古诗词大全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卷十四·扬之水 作者:洪迈 《左传》所载列国人语言书讯,其辞旨如出一手。说者遂以为皆左氏所作,予疑其不必然,乃若润色整齐,则有之矣。试以《诗》证之:《扬之
古诗词大全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卷十四·扬之水原文及翻译 卷十四·扬之水 作者:洪迈 《左传》所载列国人语言书讯,其辞旨如出一手。说者遂以为皆左氏所作,予疑其不必然,乃若润色整齐,则有之矣。试以《诗》证之:《扬之
古诗词大全 少年游·东风无力扬轻丝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少年游·东风无力扬轻丝[作者]方千里 [朝代]宋代东风无力扬轻丝。芳草雨余姿。浅绿还池,轻黄归柳,老去愿春迟。栏干凭暖慵回首,闲把小花枝。怯酒情怀,恼人天气,消瘦有谁知。《少年游·东风无力扬
古诗词大全 少年游·东风无力扬轻丝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少年游·东风无力扬轻丝[作者]方千里 [朝代]宋代东风无力扬轻丝。芳草雨余姿。浅绿还池,轻黄归柳,老去愿春迟。栏干凭暖慵回首,闲把小花枝。怯酒情怀,恼人天气,消瘦有谁知。《少年游·东风无力扬
法驾导引(寿胡盘居)[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代盘之水,盘之水,清可濯吾缨。我与盘山疏一月,黄花满意绕荒城。怀抱向谁倾。十之十,十之十,十十到千龄。我与盘山同一月,不占甲子后先晴。携手看升平
法驾导引(寿胡盘居)[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代盘之水,盘之水,清可濯吾缨。我与盘山疏一月,黄花满意绕荒城。怀抱向谁倾。十之十,十之十,十十到千龄。我与盘山同一月,不占甲子后先晴。携手看升平
古风[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彼州之赋,去汝不顾。此州之役,去我奚适。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好我衣服,甘我饮食。无念百年,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