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杨叛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李白

篇首语: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杨叛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杨叛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2、古诗词大全 李白《杨叛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杨叛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杨叛儿

[作者] 徐凝   [朝代] 唐代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
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杨叛儿》赏析

《杨叛儿》本北齐时童谣,后来成为乐府诗题。李白此诗与《杨叛儿》童谣的本事无关,而与乐府《杨叛儿》关系十分密切。开头一句中的《杨叛儿》,即指以这篇乐府为代表的情歌。“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一对青年男女,一方唱歌,一方劝酒。显出男女双方感情非常融洽。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白门,本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因为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所以成了男女欢会之地的代称。“最关人”,犹言最牵动人心。是何事物最牵动人心呢?──“乌啼白门柳”。五个字不仅点出了环境、地点,还暗示了时间。乌啼,应是接近日暮的时候。其时、其地、其景,不用说是最关情的了。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乌鸦归巢之后渐渐停止啼鸣,在柳叶杨花之间甜蜜地憩息了。这里既是写景,又充满著比兴意味,情趣盎然。这里的“醉”,当然不排斥酒醉,同时还包括男女之间柔情密意的陶醉。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沉香,即名贵的沉水香。博山炉是一种炉盖作重迭山形的薰炉。这两句承“君醉留妾家”把诗推向高潮,进一步写男女欢会。对方的醉留,正象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情意融洽,精神升华,则象香火化成烟,双双一气,凌入云霞。
这首诗,形象丰满,生活气息浓厚,显得非常新鲜、活泼,但它却不同于一般直接歌唱现实生活的作品,而是李白根据古乐府《杨叛儿》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古词只四句:“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古词和李白的新作,神貌颇为相近,但艺术感染力有很大差距。李诗一开头,“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就是原乐府中所无。而缺少这两句,全诗就看不到场面,失去了一开头就笼罩全篇的男女慕悦的气氛。第三句“何许最关人”,这是较原诗多出的一句设问,使诗意显出了变化,表现了双方在“乌啼白门柳”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浓烈的感情。五句“乌啼隐杨花”,从原诗中“藏乌”一语引出,但意境更美。接着,“群醉留妾家”则写出醉留,意义更显豁,有助于表现爱情的炽烈和如鱼得水的情趣。特别是最后既用“博山炉中沉香火”七字隐括原诗的后半:“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又生发出了“双烟一气凌紫霞”的绝妙形容。这一句由前面的比兴,发展到带有较多的象征意味,使全诗的精神和意趣得到完美的体现。
李白《杨叛儿》中一男一女由唱歌劝酒到醉留。这在封建礼教面前是带有解放色彩的。较之古《杨叛儿》,情感更炽烈,生活的调子更加欢快和浪漫。这与唐代经济繁荣,社会风气比较解放,显然有关。

《杨叛儿》作者徐凝简介

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祜(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明人杨基《眉庵集》卷五“长短句体”赋诗云:“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徐诗102首,五七言绝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绝句16首,七言绝句80首,七绝亦高手。徐凝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首首是无以复加,为后人所推崇。代表作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徐凝的其它作品

○ 春雨

○ 七夕

○ 庐山瀑布

○ 忆扬州

○ 牡丹

○ 徐凝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李白《杨叛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叛儿原文: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杨叛儿翻译及注释

翻译你(君)唱着《杨叛儿》的曲调,我(妾)劝著别人喝新丰出产的美酒。哪里是最让人牵挂的?是那有乌鸟啼叫的白门柳。乌鸟的啼叫声湮没在杨树的花里,你喝醉了留宿在我的家里。博山炉中燃烧着香木制成的燃香,两道烟气并作一道直直的烟像要凌驾仙境一般。

注释1新丰酒:新丰,汉代县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六朝以来以产美酒而著名。2最关人:最牵动人心的,最让人动情的。3白门:本是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因为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所以成了男女欢会之地的代称。4隐:隐没,这里指鸟栖息在杨花丛中。5博山炉:一种炉盖作重叠山形的熏炉。6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木,放到水里就会沉下去,所以称为沉水香。

杨叛儿赏析

  此诗开头一句的「杨叛儿」,指以古乐府《杨叛儿》为代表的情歌。「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写一对青年男女,君唱歌,妾劝酒。表明男女双方感情非常融洽。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白门,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后代指男女欢会之地。「最关人」,犹言最牵动人心。是何事物最牵动人心呢?——「乌啼白门柳」。五个字不仅点出了环境、地点,还表明了时间。乌啼,是接近日暮的时候。黄昏时分在恋人相会的地方聆听乌鸦苦啼,不用说是最关情的了。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乌邪归巢之后渐渐停止啼鸣,在柳叶杨花之间甜蜜地憩息了,而「君」也沉醉于「妾」家了,这里既是写景,又含比兴意味,情趣盎然。这里的醉,自然不排斥酒醉,同时还包含男女之间柔情蜜意的陶醉。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沉香,即名贵的沉水香。博山炉是一种炉盖呈重叠山形的薰炉。这两句承「君醉留妾家」把诗推向高潮,进一步写男女欢会。男子的醉留,正如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情意融洽,像香火化成烟,双双一气,凌入云霞。

  这首诗,形象丰满,生活气息浓厚,风格清新、活泼。古词只四句:「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李诗一开头,「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比古诗增添的生动的场面,并制造了笼罩全篇的男女慕悦的气氛。第三句「何许最关人」,这是较原诗多出的一句设问,使诗意显出了变化,表现了双方在「乌啼白门柳」的特定环境下浓烈的感情。五句「乌啼隐杨花」,从原诗中「藏乌」一语引出,但意境更为动人。接着,「君醉留妾家」则写出醉留,意义更显明,有助于表现爱情的炽烈。特别是最后既用「博山炉中沉香火」七字隐含了原诗的后半:「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又生发出了「双烟一气凌紫霞」的绝妙比喻。这一句由前面的比兴,发展到带有较多的象征意味,使全诗的精神和意趣得到完美的体现。

  李白《杨叛儿》中一男一女由唱歌劝酒到醉留。在封建社会面前是带有解放色彩的。较古之《杨叛儿》,情感更炽烈,生活的调子更加欢快和浪漫。这与唐代经济繁荣,社会风气比较解放,显然有关。

杨叛儿创作背景

  此诗当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李白游金陵时所作,是诗人继承古乐府而进行艺术再创作的一首情歌。《杨叛儿》为六朝乐府《西曲歌》曲调名,传世古辞八首。其二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李白即以此意改写成此诗。 诗词作品:杨叛儿 诗词作者:【唐代李白 诗词归类:【乐府】、【乐曲】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徐凝《杨叛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叛儿原文: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诗词作品:杨叛儿诗词作者:【唐代】徐凝诗词归类:【怀人】

古诗词大全 徐凝《杨叛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叛儿原文: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诗词作品:杨叛儿诗词作者:【唐代】徐凝诗词归类:【怀人】

古诗词大全 杨叛儿原文_翻译及赏析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唐代·徐凝《杨叛儿》杨叛儿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

古诗词大全 杨叛儿原文_翻译及赏析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唐代·徐凝《杨叛儿》杨叛儿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

古诗词大全 李白《杨叛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叛儿原文: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杨叛儿翻译及注释翻译你(君)唱着《杨叛儿》的曲调,我(妾)劝著别人喝新丰出产的美酒。

古诗词大全 李白《杨叛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叛儿原文: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杨叛儿翻译及注释翻译你(君)唱着《杨叛儿》的曲调,我(妾)劝著别人喝新丰出产的美酒。

词语大全 杨叛   [yáng pàn]什么意思

杨叛  [yángpàn][杨叛]基本解释同“杨叛儿”。《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杨叛儿>之八》:“《杨叛》西随曲,柳花经东阴。”[杨叛]详细解释同“杨叛儿”。《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古诗词大全 晚归曲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晚归曲[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青丝系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水极晴摇泛灩红,草平春染烟绵绿。玉鞭骑马杨叛儿,刻金作凤光参

古诗词大全 晚归曲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晚归曲[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青丝系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水极晴摇泛灩红,草平春染烟绵绿。玉鞭骑马杨叛儿,刻金作凤光参

古诗词大全 盐铁谚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盐铁谚[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永遇乐·五日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历史http://WWW.lishixinzhi.Com)扬一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