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送刘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浪头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送刘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送刘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刘昱
[作者] 李颀 [朝代] 唐代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送刘昱》注释
(1)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2)郭:外城。
(3)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送刘昱》赏析
赏析一
刘昱不知何许人,从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五两”。五两,是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谁是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即九江,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像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构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此诗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赏析二
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其时,“北风吹五两”。五两,是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谁是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即九江,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又愿意风行水宿呢?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像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构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末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送刘昱》作者李颀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的其它作品
○ 古从军行
○ 送魏万之京
○ 琴歌
○ 送陈章甫
○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送刘谷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刘谷
[作者] 李郢 [朝代] 唐代
村桥西路雪初晴,云暖沙乾马足轻。
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
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
落日千峰转迢递,知君回首望高城。
《送刘谷》作者李郢简介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羨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李郢的其它作品
○ 鹅儿
○ 南池
○ 山行
○ 蝉
○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 李郢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送刘昱原文: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兹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送刘昱翻译及注释翻译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
送刘昱原文: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兹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送刘昱翻译及注释翻译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
送刘必先[作者]尚颜 [朝代]唐代力进凭诗业,心焦阙问安。远行无处易,孤立本来难。楚月船中没,秦星马上残。明年有公道,更以命推看。《送刘必先》作者尚颜简介[唐](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约
送刘必先[作者]尚颜 [朝代]唐代力进凭诗业,心焦阙问安。远行无处易,孤立本来难。楚月船中没,秦星马上残。明年有公道,更以命推看。《送刘必先》作者尚颜简介[唐](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约
送刘谷[作者]李郢 [朝代]唐代村桥西路雪初晴,云暖沙乾马足轻。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落日千峰转迢递,知君回首望高城。《送刘谷》作者李郢简介李郢,字
送刘谷[作者]李郢 [朝代]唐代村桥西路雪初晴,云暖沙乾马足轻。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落日千峰转迢递,知君回首望高城。《送刘谷》作者李郢简介李郢,字
送刘常侍[作者]徐夤 [朝代]唐代怀君何计更留连,忍送文星上碧天。杜预注通三十卷,汉皇枝绍几千年。言端信义如明月,笔下篇章似涌泉。他日有书随雁足,东溪无令访渔船。《送刘常侍》作者徐夤简介徐夤
送刘常侍[作者]徐夤 [朝代]唐代怀君何计更留连,忍送文星上碧天。杜预注通三十卷,汉皇枝绍几千年。言端信义如明月,笔下篇章似涌泉。他日有书随雁足,东溪无令访渔船。《送刘常侍》作者徐夤简介徐夤
送刘秀才往东洛[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羨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送刘秀才往东洛》作者齐己简介齐己(863年—937年
送刘秀才往东洛[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羨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送刘秀才往东洛》作者齐己简介齐己(863年—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