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原文
篇首语:不怕山高,就怕脚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
[作者] 吴芾 [朝代] 宋
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
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
时危身侷促,却羨汝无愁。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作者吴芾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的其它作品
○ 和林大任劝耕
○ 送津还任
○ 又陈伯明知郡远寄诗篇因次韵二首其一
○ 送朝宗兼简闽帅
○ 和李子仪韵四首其一
○ 吴芾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陆游《秋晚登城北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晚登城北楼原文: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晚登城北楼注释
1秋晚登城北楼:一题作「秋晚登城北门」。2幅巾:用一幅丝巾束发。
秋晚登城北楼赏析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著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呢?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置杜县,汉宣帝陵墓在此,故称杜陵。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字,寄寓著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在此代表国家,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身世」指所处的时代。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秋晚登城北楼创作背景
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也是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之地。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
秋晚登城北楼简析
这首诗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诗都写于成都,两位诗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写景中融进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则借助自然景物,既互相渗透又互相包容,并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感慨深沉。所不同的是,杜甫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和希望,并没有像陆游那样,亲自投身到「手枭逆贼清旧京」的战斗中去,因而杜甫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结,虽忧端难掇,只能聊吟诗以自遣;而陆游却以「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作结,依然梦绕魂萦于「铁马金风大散关」,念念不忘当年「匹马戍梁州」。这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大概除了辛弃疾外,很难再从诗词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篇章。 诗词作品:秋晚登城北楼 诗词作者:【宋代】陆游 诗词归类:【秋天】、【登楼】、【抒怀】、【爱国】、【壮志】
相关参考
秋晚登古城[作者]李百药 [朝代]唐代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标签:登高场景《秋晚登古城》赏析
秋晚登古城[作者]李百药 [朝代]唐代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标签:登高场景《秋晚登古城》赏析
秋晚登城北楼[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标签:登楼壮志场景情感《
秋晚登城北楼[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标签:登楼壮志场景情感《
秋晚登城北楼原文: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楼注释1秋晚登城北楼:一题作「秋晚登城北门」
秋晚登城北楼原文: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楼注释1秋晚登城北楼:一题作「秋晚登城北门」
秋晚登古城原文: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秋晚登古城鉴赏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
秋晚登古城原文: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秋晚登古城鉴赏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 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 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 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 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 此志安可平! 李百药诗鉴赏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 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 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 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 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 此志安可平! 李百药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