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蜉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蜉蝣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蜉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蜉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蜉蝣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标签: 诗经 咏物 其他
《蜉蝣》译文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蜉蝣》注释
⑴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⑵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⑶于(音wū乌):通“乌”,何,哪里。
⑷采采:光洁鲜艳状。
⑸掘阅(音xué穴):挖穴而出。阅:通“穴”。
⑹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⑺说:(音睡):住,居住。
《蜉蝣》赏析
二千多年前,敏感的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成人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复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国,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著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毛诗序》解说此诗,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从曹国的特定背景来看,一则其地多湖泊,适宜于蜉蝣生存,一则其国力单薄,处于大国的威逼之下,这里的士大夫也许因此对人生更多忧惧和伤感吧。
古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
[作者] 虞世南 [朝代] 唐代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
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
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
顾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怜。
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
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作者虞世南简介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慈谿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虞世南的其它作品
○ 蝉
○ 出塞
○ 咏舞
○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 咏萤
○ 虞世南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飞来双白鹤[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何言别俦
飞来双白鹤[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何言别俦
论诗三十首·三十[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朝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论诗三十首·三十》作者元好问简介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
论诗三十首·三十[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朝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论诗三十首·三十》作者元好问简介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成语蜉蝣撼大树成语读音fúyóuhàndàshù成语解释蜉蝣:虫名;撼:摇动。蜉蝣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贬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产生年代古代典故出
成语蜉蝣撼大树成语读音fúyóuhàndàshù成语解释蜉蝣:虫名;撼:摇动。蜉蝣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贬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产生年代古代典故出
成语蜉蝣撼大树成语读音fúyóuhàndàshù成语解释蜉蝣:虫名;撼:摇动。蜉蝣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贬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产生年代古代典故出
成语蜉蝣撼大树成语读音fúyóuhàndàshù成语解释蜉蝣:虫名;撼:摇动。蜉蝣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贬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产生年代古代典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