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诗人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2、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赏析

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晚望

[作者] 孟郊   [朝代] 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标签: 冬天 诗 季节

《洛桥晚望》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洛桥晚望》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洛桥晚望》赏析

赏析一

此诗约作于元和年(806年)初,诗人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之时。
此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著诗人高远的襟怀。
前人有云孟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诗中四句都写所见之景,句句写景,没一句写情。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人写景固然是从审美出发,但是都是以情为景的精神。没有情的景是死板的。诗人写情以景物人物事件为依托,没有景的情是空洞的。从原理上说来,形神兼备和情景交融是一致的,只不过形神兼备多用于事物描写,情景交融多用于景物描写。

赏析二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四句诗,都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著诗人高远的襟怀。

《洛桥晚望》作者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的其它作品

○ 游子吟

○ 登科后

○ 劝学

○ 古怨别

○ 孟郊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赏析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吧。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孟郊诗鉴赏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四句诗,都写眼中所见,然而前三句的境界与末句的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凄清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诗笔陡转:“ 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雄阔的景象,至此,人们才恍然大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行人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 “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净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的白雪, 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如水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互辉映,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观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映衬,抬首灿然夺目,远望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仑美奂。

  在这冰清玉洁的境界中,其实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zhl201703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天津桥晚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天津桥晚望[作者]顾非熊 [朝代]唐代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天津桥晚望》作者顾非熊简介[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

古诗词大全 天津桥晚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天津桥晚望[作者]顾非熊 [朝代]唐代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天津桥晚望》作者顾非熊简介[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

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赏析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吧。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

古诗词大全 《洛桥晚望》赏析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吧。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

古诗词大全 洛桥送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送别[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洛桥送别》作者储光羲简介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

古诗词大全 洛桥送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送别[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洛桥送别》作者储光羲简介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

古诗词大全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作者]张说 [朝代]唐代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转,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古诗词大全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作者]张说 [朝代]唐代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转,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古诗词大全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府

古诗词大全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