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夏夜追凉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竹林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夏夜追凉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夏夜追凉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夏夜追凉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标签: 夏天 诗 季节
《夏夜追凉》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著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夏夜追凉》作者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的其它作品
○ 小池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宿新市徐公店
○ 舟过安仁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杨万里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夏夜追凉》(杨万里)全诗翻译赏析
夏夜追凉 杨万里 系列: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翻译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著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作者]李吉甫 [朝代]唐代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怀君欲有赠,宿昔贵
古诗词大全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作者]李吉甫 [朝代]唐代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怀君欲有赠,宿昔贵
夏夜追凉杨万里系列: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翻译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
夏夜追凉杨万里系列: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翻译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
古诗词大全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宋代杨万里《夏夜追凉》全文翻译赏析)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
古诗词大全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宋代杨万里《夏夜追凉》全文翻译赏析)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
古诗词大全 李吉甫《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原文: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诗词作品:夏夜北园即事寄门
古诗词大全 李吉甫《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原文: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诗词作品:夏夜北园即事寄门
古诗词大全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作者]卢象 [朝代]唐代谢脁出华省,王祥贻佩刀。前贤真可慕,衰病意空劳。贞悔不自卜,游随共尔曹。未能齐得丧,时复诵离骚。闲阴七贤地,醉餐三士桃。苍苔虞舜井
古诗词大全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作者]卢象 [朝代]唐代谢脁出华省,王祥贻佩刀。前贤真可慕,衰病意空劳。贞悔不自卜,游随共尔曹。未能齐得丧,时复诵离骚。闲阴七贤地,醉餐三士桃。苍苔虞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