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灵台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灵台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灵台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灵台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2、古诗词大全 灵台家兄古镜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灵台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灵台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灵台》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灵台》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画建设。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zhuó):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于(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灵台》赏析

去过上海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著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毛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题解:“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此篇共四章,第一、二两章章六句,第三、四两章章四句。(按:毛诗分五章,章四句,不甚合理,兹从鲁诗)第一章写建造灵台。灵台自然是台,但究竟是什么台,今所流行的各家注译本中多不作解释。按郑玄笺云:“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陈子展《诗经直解》也说:“据孔疏,此灵台似是以观天文之雏型天文台,非以观四时施化之时台(气象台),亦非以观鸟兽鱼鳖之囿台(囿中看台)也。”这一章通过“经之”、“营之”、“攻之”、“成之”连用动词带同一代词宾语的句式,使得文气很连贯紧凑,显示出百姓乐于为王效命的热情,一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民情踊跃,于兴作自见之。”而第五句“经始勿亟”与第一句“经始灵台”在章内也形成呼应之势。
第二章写灵囿、灵沼。“翯翯”,鲁诗作“皜皜”,即“皓皓”。此处文句似倒乙,“白鸟翯翯”一句似应在“于牣鱼跃”一句之后。因为第一,“白鸟”有人说是白鹭,有人说是白鹤,总之是水鸟,不应该在“王在灵沼”句领出对池沼中动物的描写之前出现。第二,孙鑛说:“鹿善惊,今乃伏;鱼沉水,今乃跃,总是形容其自得不畏人之意。”(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姚际恒也说:“鹿本骇而伏,鱼本潜而跃,皆言其自得而无畏人之意,写物理入妙。”(《诗经通论》)这表明鹿伏与鱼跃应是对称的,则“于牣鱼跃”一句当为此章的第五句。第三,“麀鹿濯濯”与“白鸟翯翯”两句都有叠字形容词,既然“麀鹿濯濯”(有叠字词)句由“王在灵囿”句引出,则“白鸟翯翯”句须由“王在灵沼”句领起,且当与“麀鹿濯濯”句位置相对应,这样章句结构才匀称均衡。(这样的解释从文词上说较合语义逻辑,然在叶韵上似亦有不圆通之处,而且上古诗文写于人类语言文字发展史的早期,体格并不像后世那么纯熟,句式错杂不齐,也是常事,因此,此见解未必正确,仅供参考而已)但不管有无倒乙,此章写鹿、写鸟、写鱼,都简洁生动,充满活力,不亚于《国风》、《小雅》中的名篇。
第三章、第四章写辟廱。辟廱,一般也可写作辟雍。毛传解为“水镟丘如璧”,“以节观者”;郑笺解为“筑土雝(壅)水之外,圆如璧,四方来观者均也”。戴震《毛郑诗考证》则说:“此诗灵台、灵沼、灵囿与辟廱连称,抑亦文王之离宫乎?闲燕则游止肄乐于此,不必以为太学,于诗辞前后尤协矣。”按验文本,释“辟廱”(即“辟雍”)为君主游憩赏乐的离宫较释之为学校可信,当从戴说。离宫辟雍那儿又有什么燕游之乐呢?取代观赏鹿鸟鱼儿之野趣的,是聆听钟鼓音乐之兴味。连用四个“于”字表示感叹赞美之意,特别引人注目。而第三章后两句与第四章前两句的完全重复,实是顶针修辞格的特例,将那种游乐的欢快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
说到这里,可以回到开头的话题,揭开“灵台经始”匾额为什么会出现在豫园三穗堂之谜。既然《灵台》一诗写了园林游赏,那么“灵台”一词就与园林结下了缘,所以豫园中也就有了这块匾额。由此也可见《诗经》对后世的巨大文化影响。

古诗词大全 灵台家兄古镜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灵台家兄古镜歌

[作者] 薛逢   [朝代] 唐代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耕夫云住赫连城,

赫连城下亲耕得。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是千年物,

百鬼闻之形暗栗,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盘龙鳞胀玉匣溢,

牙爪触风时有声。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溢匣水色如玉倾,

儿童不敢窥泓澄。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兴云致雨会有时,

莫遣红妆秽灵迹。

《灵台家兄古镜歌》作者薛逢简介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薛逢的其它作品

○ 长安夜雨

○ 凉州词

○ 咏柳

○ 宫词

○ 观猎

○ 薛逢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灵台镇赠丘岑中丞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灵台镇赠丘岑中丞[作者]窦庠 [朝代]唐代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近来胡骑休南牧,羊马城边春草生。《灵台镇赠丘岑中丞》作者窦庠简介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

古诗词大全 灵台镇赠丘岑中丞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灵台镇赠丘岑中丞[作者]窦庠 [朝代]唐代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近来胡骑休南牧,羊马城边春草生。《灵台镇赠丘岑中丞》作者窦庠简介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

古诗词大全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门临莽苍经年闭,身逐嫖姚几日归。贫妻白发输残税,余寇黄河未解围。天子如今能用武,只应岁晚息兵机。《题灵台县东山村主

古诗词大全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门临莽苍经年闭,身逐嫖姚几日归。贫妻白发输残税,余寇黄河未解围。天子如今能用武,只应岁晚息兵机。《题灵台县东山村主

古诗词大全 灵台家兄古镜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灵台家兄古镜歌[作者]薛逢 [朝代]唐代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

古诗词大全 灵台家兄古镜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灵台家兄古镜歌[作者]薛逢 [朝代]唐代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

古诗词大全 集灵台·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集灵台·其一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唐诗三百首,讽刺写人注解及译文

古诗词大全 集灵台·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集灵台·其一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唐诗三百首,讽刺写人注解及译文

古诗词大全 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乌[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日路朝飞急,霜台夕影寒。联翩依月树,迢递绕风竿。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灵台如可托,千里向长安。《乌》作者李峤简介李峤,男,生卒:(644~713),唐代诗人。字

古诗词大全 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乌[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日路朝飞急,霜台夕影寒。联翩依月树,迢递绕风竿。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灵台如可托,千里向长安。《乌》作者李峤简介李峤,男,生卒:(644~713),唐代诗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