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鸳鸯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2、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引·秋景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

[作者] 佚名   [朝代] 宋代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恨别离时太容易。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
似当日欢娱何日遂。愿早早相逢重设誓。美景良辰莫轻拌,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鸳鸯睡。似恁地,长恁地,千秋岁。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赏析

这首词是流传于北宋年间的一首无名氏作的词,宋徽宗政和七年,流传于邻邦高丽(今朝鲜),后失传,幸而在朝鲜《高丽史·乐志》中保存下来。此词语言俚俗,但表达了市丹青年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艺术表现直率朴实,是一首很有水准的词。
这首词以男性、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表现的情感率直,内容也是有关桑间之情濮上之意这类词。上片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想风流态”二句,表达作者对初次欢会时对她的深刻印象。一个“想”字直抒情怀,表现了对意中人难以泯灭的印象。
作者运笔巧妙,对意中人的描述,没有一句具体的描绘,但句中流露中“她”体态风流,媚力四射,无一处不取悦于人,无一处不具有女性的魅力,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他意中人妖娆的外貌与内心的多情。“恨别离时”三句又用一个“恨”字转入对别后相思的叙述。爱之愈深恨之愈深,而此时的“恨”更是此人感到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恨”只为“别离时太言易”,惋惜相聚时的短暂,“恨”只恨“相思泪滴香笺字”,相思之苦,眷恋之深跃然纸上。“画堂深”三句补充说明了相思痛苦的缘由:却只见画虚深远,门户重重,鱼雁难传,相见无时,即使相思句写万言,相思泪湿香笺也无剂无事,一片绝望之情。
下片表现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构想与美好祝愿。“似当日”一句承前启后,既说明相见无日之意,相会无期之苦,又满怀对未来的美好遐想。“愿早早”二句以一个“愿”字使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代替愁苦的情调。“美景良辰”三句表现了主人公与其意中人对未来美好爱情生活的憧憬。主人公此时深深感到青春时光的美好决不应虚度,欢娱的相会不能轻易分离。“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怨鸯睡”,短短两句话却重复四次“鸳鸯”二字,使人印象极为深刻。
“鸳鸯”在民俗中是情侣,夫妇的象征,在民间的男女生活中极其常见。“鸳鸯”的帐、被,枕都表达他们对甜蜜幸福的期望和享受。重叠连锁的句式也极富有浓厚民间文艺的气息,充满美好爱情天长地久的向往。最后“似恁地”三句,更是如情侣间的誓词般表现出双方对幸福生活长久永远、绵绵无尽,“千秋万岁”的追求。
这首词词句不多,但短短的小词表现当时市井青年男女蔑视礼法,为爱情婚姻的自由不顾千难万险的新的爱情观念,表现当时社会的进步,对现在的人们也有一定的意义。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引·秋景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引·秋景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千秋岁引·秋景》译文

传入旅舍的捣衣声,应和著孤城城头的画角,一片秋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归去的燕子向东从海上飞走,南来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栖息在沙滩上。这儿有楚王携宋玉游兰台时感受到的惬意的凉风,有庾亮与殷浩辈在南楼吟咏戏谑时的大好月色,清风明月的景象,还都与当年一样。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羁缚,又被那难以割舍的感情所耽搁,可惜那些风流韵事都被丢到一边了。当初徒然许下功成身退时,要去求仙访道,潇潇度日的诺言。到如今,反误了我与佳人的秦楼约会。当睡梦觉来时、酒醉清醒后,我细细地思量著这一切。

《千秋岁引·秋景》注释

⑴千秋岁引:词牌名,为《千秋岁》变格。八十二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⑵别馆:客馆。砧(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⑶画角:古代军中乐器。
⑷寥廓(liáo kuò):空阔,此处指天空。
⑸楚台风:楚襄王兰台上的风。宋玉《风赋》:“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至,王乃披襟以当之曰:‘快哉此风!’”
⑹庾(yǔ)楼月:庾亮南楼上的月。《世说新语》:“晋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楼,据胡床咏谑。”
⑺他情:暗指皇上的恩情。担阁:延误。
⑻漫:徒然,白白地。华表语:指向皇上进谏的奏章。华表,又名诽谤木,立于殿堂前。
⑼秦楼约:指与恋人的约会。秦楼,代指女子居住处。
⑽梦阑(lán):梦醒。阑,残,尽。

《千秋岁引·秋景》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市)钟山。

王安石的其它作品

○ 元日

○ 伤仲永

○ 梅花 / 梅

○ 泊船瓜洲

○ 登飞来峰

○ 王安石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王千秋《风流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风流子原文: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渐声入钓蓑,色侵书幌,似花如絮,结阵成团。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黄竹调悲,绮衾人马岂堪梅蕊,索笑巡簷。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还是忆旧青毡。问素娥早晚

古诗词大全 王千秋《风流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风流子原文: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渐声入钓蓑,色侵书幌,似花如絮,结阵成团。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黄竹调悲,绮衾人马岂堪梅蕊,索笑巡簷。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还是忆旧青毡。问素娥早晚

古诗词大全 李流谦《千秋岁(别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千秋岁(别情)原文:玉林照坐。簌簌花微堕。春院静,烟扉锁。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人不见,愁无那。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清梦断,更随月色禁持我。诗词作

古诗词大全 李流谦《千秋岁(别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千秋岁(别情)原文:玉林照坐。簌簌花微堕。春院静,烟扉锁。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人不见,愁无那。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清梦断,更随月色禁持我。诗词作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别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别情[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玉林照坐。簌簌花微堕。春院静,烟扉锁。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人不见,愁无那。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别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别情[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玉林照坐。簌簌花微堕。春院静,烟扉锁。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人不见,愁无那。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引·秋景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引·秋景[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引·秋景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引·秋景[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画堂人静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画堂人静[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画堂人静,翡翠帘前月。鸾帷凤枕虚铺设。风流难管束,一去音书歇。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风切。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魂欲断,情难绝。都来些子事,更与何人

古诗词大全 千秋岁·画堂人静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千秋岁·画堂人静[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画堂人静,翡翠帘前月。鸾帷凤枕虚铺设。风流难管束,一去音书歇。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风切。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魂欲断,情难绝。都来些子事,更与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