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园田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己酉岁九月九日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标签: 重阳节 感慨 节日 情感
《己酉岁九月九日》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409年(义熙五年)重阳节作,前八句描写时景:“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下两句写园林:“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再两句写天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所谓秋高气爽,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最后两句写“群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蝉的哀咽停止了,只有群雁在高空鸣叫。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是感想。“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秋声赋》)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所以下面他说:“念之中心焦”。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下面他写道:“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说:什么才叫我称心如意呢?还是喝酒吧。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通永)今朝吧。执著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了。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陶渊明写有两首重九诗,意思差不多,写法不太一样。这首写景占有较多篇幅,写景也较细致,这是后半抒怀的出发点;另一首以感慨为主,中间只有四句写景的穿插。比较起来,这首诗要显得自然平和些。
《己酉岁九月九日》作者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的其它作品
○ 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饮酒·其五
○ 归园田居·其三
○ 归园田居·其一
○ 陶渊明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及翻译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己酉岁九月九日鉴赏
这首诗是公元409年(义熙五年)重阳节作,前八句描写时景:「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下两句写园林:「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再两句写天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所谓秋高气爽,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最后两句写「群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蝉的哀咽停止了,只有群雁在高空鸣叫。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是感想。「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秋声赋》)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所以下面他说:「念之中心焦」。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下面他写道:「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说:什么才叫我称心如意呢?还是喝酒吧。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通永)今朝吧。执著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了。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陶渊明写有两首重九诗,意思差不多,写法不太一样。这首写景占有较多篇幅,写景也较细致,这是后半抒怀的出发点;另一首以感慨为主,中间只有四句写景的穿插。比较起来,这首诗要显得自然平和些。
诗词作品:己酉岁九月九日 诗词作者:【魏晋】陶渊明 诗词归类:【重阳节】、【秋天】、【写景】、【感慨】
相关参考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后凋。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夕英幸可掇,继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后凋。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夕英幸可掇,继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
古诗词大全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作者]姜夔 [朝代]宋代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
古诗词大全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作者]姜夔 [朝代]宋代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标签:重阳节饮酒思乡诗节日场景情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注释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标签:重阳节饮酒思乡诗节日场景情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注释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作者卢照邻简介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作者卢照邻简介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