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隐逸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 常建 [朝代] 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标签: 隐逸 山水 其他 景色
《宿王昌龄隐居》译文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
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宿王昌龄隐居》注释
1、唯:只有。
2、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余:我。
4、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5、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6、群:与……为伍。
7、隐处:隐居的地方。
8、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9、滋:生长著。
《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人细致地描绘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2]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藉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宿王昌龄隐居》作者常建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著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的其它作品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塞下曲四首·其一
○ 三日寻李九庄
○ 春词二首
○ 常建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代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作者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的其它作品
○ 芙蓉楼送辛渐
○ 出塞二首·其一
○ 从军行七首·其四
○ 采莲曲
○ 出塞二首
○ 王昌龄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宿王昌龄隐居翻译及注释翻译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宿王昌龄隐居翻译及注释翻译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
古诗词大全 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作者]苏广文 [朝代]唐代闻道桃源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中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苏广文的
古诗词大全 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作者]苏广文 [朝代]唐代闻道桃源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中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苏广文的
古诗词大全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
古诗词大全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
代扶风主人答[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
代扶风主人答[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
古诗词大全 苏广文《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原文:闻道桃源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中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诗词作品: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诗词
古诗词大全 苏广文《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原文:闻道桃源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中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诗词作品:自商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