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行舟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翻译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行舟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行舟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行舟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行舟》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像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像、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
《行舟》作者李益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李益的其它作品
○ 游子吟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塞下曲·其一
○ 塞下曲
○ 喜见外弟又言别
○ 李益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谢亭送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谢亭送别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标签: 送别 诗 场景
《谢亭送别》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谢亭送别》注释
(1)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2)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3)西楼即指送别的 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谢亭送别》赏析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著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濛。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濛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谢亭送别》作者许浑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语。
许浑的其它作品
○ 塞下曲
○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 秋思
○ 早秋三首·其一
○ 许浑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南乡子·小雨阻行舟[作者]吕渭老 [朝代]宋代小雨阻行舟。人在烟林古渡头。欲挈一尊相就醉,无由。谁见横波入鬓流。百计不迟留。明月他时独上楼。水尽又山山又水,温柔。占断江南万斛愁。《南乡子·小
南乡子·小雨阻行舟[作者]吕渭老 [朝代]宋代小雨阻行舟。人在烟林古渡头。欲挈一尊相就醉,无由。谁见横波入鬓流。百计不迟留。明月他时独上楼。水尽又山山又水,温柔。占断江南万斛愁。《南乡子·小
寒夜溪行舟中作[作者]独孤及 [朝代]唐代日沉诸山昏,寂历群动宿。孤舟独不系,风水夜相逐。云归恒星白,霜下天地肃。月轮大如盘,金波入空谷。魏阙万里道,羁念千虑束。倦飞思故巢,敢望桐与竹。沉吟
寒夜溪行舟中作[作者]独孤及 [朝代]唐代日沉诸山昏,寂历群动宿。孤舟独不系,风水夜相逐。云归恒星白,霜下天地肃。月轮大如盘,金波入空谷。魏阙万里道,羁念千虑束。倦飞思故巢,敢望桐与竹。沉吟
谢亭送别[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标签:送别诗场景《谢亭送别》译文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
谢亭送别[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标签:送别诗场景《谢亭送别》译文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
回文[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回文》作者陆龟蒙简介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
回文[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回文》作者陆龟蒙简介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
浈阳峡[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浈阳峡》作者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
浈阳峡[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浈阳峡》作者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