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韩愈《斗鸡联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赏析

讳辩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讳辩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李贺如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会考中,所以和他争名的人就攻击这件事情,说:「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才是对的,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没有仔细想,就异口同声,跟着附和。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和李贺将要蒙受坏名声。」我说:「是这样的」。

  《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

  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春秋》也不讥讽不避讳人名声音相近的字。周康王钊的孙子,实际上就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晰,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参那样,就能不被人指责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是到顶点了。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却一定要超过曾参、周公、孔子,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不可能超过的。在避讳上超过了周公、孔子、曾参,就只能和宦官、宫妾一样了。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

注释1.李贺(790—816),字长吉,唐河南昌谷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他是唐宗室的远亲,郑王(李亮)之后,家世早已没落。其父李晋肃官职低微,早死。他少能文,为韩愈、皇甫湜等所激赏。但他终生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奉礼郎和协律郎等小官。相传他经常背着锦囊骑驴外出,途中得佳句,即书投囊中,及暮归,整理成篇。其诗想像丰富,炼词琢句,险峭幽诡,但因过于矜奇,有时流于晦涩;尤长于乐府,能合之絃管。卒年仅27岁。有诗二百三十三首。进士:唐制,士人应礼部考试,考中的叫进士。2.毁:毁谤,攻击。3.察:仔细看。和而倡之:此唱彼和,结成一气。4.皇甫湜:字持正。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曾从韩愈学古文。明白:说清楚,辩明是非。且:将要。得罪:蒙受坏名声。5.律:这里指《礼记》。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可以不避讳其中的一个字;即下文所说的「二名律」。6.释之者:指《礼记》的注释者汉朝人郑玄。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指郑玄对「二名不偏讳」的注释,即「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言征,言征不言在」孔子不讳单称。7.不讳嫌名:谓臣子避讳君父的名讳时,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郑玄在注释《礼记》「礼不讳嫌名」时说:「嫌名,谓声音相近,若禹与雨,邱与丘也。」即下文所说的「嫌名律」。8.「为……乎?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吗?还是……吗?」的反诘句。9.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10.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政治家,相传周朝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1.周公作诗不讳:其父文王名昌,其兄武王名发,周公作诗不讳「昌」字、「发」字,《诗经》周颂就首「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终三十里」等句。12.《春秋》不讥不讳嫌名:《春秋》不讥讽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如卫桓公名完,「完」与「桓」同音,属于嫌名,《春秋》不讥。13.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周康王,姓姬,名钊;其子周昭王,名瑕;「昭」和「钊」同音,周人不讳;原文「孙」应作「子」。14.曾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曾参,即曾子,春秋时鲁人,孔子的学生,对父亲极为孝顺;其父名点,字晰,也是孔子的学生;《论语》记述曾子的话:「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和「晰」同音,曾子不讳;原文「名」应作「字」。15.骐期:春秋时楚国人。杜度:汉朝人。这两个人的姓和名同音,如避讳同音字,连他们的姓也不能说了。16.「将……乎?将不……者乎?」: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呢?还是不……的呢?」17.汉武帝:姓刘,名彻,当时为避武帝讳,把「彻侯」改为「通侯」等。18.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临朝称制,当时为避吕后讳,称「雉」为「野鸡」。19.浒、势、秉、机:唐太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昺,玄宗名隆基,「浒」、「势」、「秉」、「机」四个字分别同「虎」、「世」、「昺」、「基」四个字同音。20.乃:竟。谕:唐代宗名豫,「谕」、「豫」二字同音。21.士君子:古时候指有志操和学问的人。法守:傚法和遵守。22.考:考察。质:询问,对照。稽:考核,考查。典:文献典籍。23.讥:指责,非难。24.止:到顶。25.务:致力。不务行曾参……之行:前一个「行」系动词,实行,学习;后一个「行」系名词,品行,品德。26.卒:终于,到底。

讳辩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诗词作品:讳辩 诗词作者:【唐代】韩愈 诗词归类:【古文观止】、【避讳】、【说理】

古诗词大全 韩愈《斗鸡联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斗鸡联句原文:

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 ——韩愈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 ——孟郊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 ——韩愈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 ——孟郊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 ——韩愈磔毛各噤z9,怒瘿争碨磊。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 ——孟郊腷膊战声喧,缤翻落羽皠。中休事未决,小挫势益倍。 ——韩愈妒肠务生敌,贼性专相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 ——孟郊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毒手饱李阳,神槌因朱亥。 ——韩愈恻心我以仁,碎首尔何罪。独胜事有然,旁惊汗流浼。 ——孟郊知雄欣动颜,怯负愁看贿。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 ——韩愈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孟郊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连轩尚贾余,清厉比归凯。 ——韩愈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英心甘斗死,义肉耻庖宰。 ——孟郊君看斗鸡篇,短韵有可采。 ——孟郊 诗词作品:斗鸡联句 诗词作者:【唐代韩愈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韩愈 讳辩》(韩愈)诗篇全文翻译

韩愈讳辩韩愈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韩愈讳辩【原文】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1。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2:「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3,同然一辞4。皇甫浞曰5

古诗词大全 《韩愈 讳辩》(韩愈)诗篇全文翻译

韩愈讳辩韩愈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韩愈讳辩【原文】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1。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2:「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3,同然一辞4。皇甫浞曰5

古诗词大全 讳辩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讳辩[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

古诗词大全 讳辩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讳辩[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

词语大全 同然一辞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tóngrányīcí。成语解释: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成语出处: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成语造句:明–李贽《答刘晋川书》:“何乃同然一辞,效

古诗词大全 韩愈《斗鸡联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斗鸡联句原文: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韩愈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孟郊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韩愈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孟郊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韩愈磔

古诗词大全 韩愈《斗鸡联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斗鸡联句原文: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韩愈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孟郊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韩愈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孟郊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韩愈磔

古诗词大全 韩愈《夜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歌原文: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息。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诗词作品:夜歌诗词作者:【唐代】韩愈

古诗词大全 韩愈《夜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歌原文: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息。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诗词作品:夜歌诗词作者:【唐代】韩愈

古诗词大全 韩愈《醉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醉后原文: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诗词作品:醉后诗词作者:【唐代】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