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李白《赤壁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楼船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李白《赤壁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李白《赤壁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金陵歌送别范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李白《赤壁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赤壁歌送别原文: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赤壁歌送别翻译及注释

翻译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注释1二龙:指曹操和周瑜。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2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赤壁歌送别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烈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君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江水,看到了当时留下的大鲸演行争斗的遗迹。请您将实地的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注释1二龙:指争战之双方。此指曹操和孙权。雌雄:指输赢。2「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与曹操在赤壁作战。周瑜用黄盖诈降计,「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3沧江:指长江,因古时长江较清澈呈青苍色,故称。望:一作「弄」。4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人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的军队。

赤壁歌送别鉴赏

  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

  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形式上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使人惊异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咏史的任务。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赤壁之战,曹操用大量军队,深入东吴国土,一心要同周瑜「决」战,「争」雌雄。周瑜虽处于劣势,但能化不利为有利,以火攻取胜,曹操只落得全军溃败的下场。上述内容在这两句诗里艺术地得到表现。上句化用《周易》里「龙战于野」的典故。「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来之笔,直接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水师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楼船扫地空」五字颇见妙思。曹军楼船云集江面,构成庞大的水上阵地,自谓坚如金城。不料这阵「地」顷刻间就被横「扫」一「空」。诗人不说楼船在水上安营,而说在「地」上扎寨,这既是对曹操水师在吴地彻底完蛋的如实刻画,也是对他吞并东吴土地梦想落空的含蓄讽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但「烈火」句绝不仅仅是对「楼船扫地空」的原因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古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实写照。上句「张」「照」二字,极大地渲染了吴军的攻势。诗人把因果关系颠倒处理,既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也显示了诗人对稳操胜券者的辉煌战果的深情赞许。赤壁之战的胜败,成因固然是吴方采用火攻法,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军统帅在战略战术上的水平。下句诗人以凝重之笔指出:善于决战决胜的周瑜,就是这样从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击破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这句虽然加入了议论成分,但周瑜的儒将风度,却朴实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后半的送别,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字数虽与前半相等,实则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沧江望澄碧」,这位友人就要离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绿的江波,少不了要兴起南浦送别的感伤。但古战场上「二龙争战」的「余迹」还在脑际留存。「鲸鲵唐突留余迹。」「鲸鲵」,是由《左传》上的典故引起的联想。「鲸鲵」是「大鱼名」,以喻那「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唐突」义同触犯。这里李白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李白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但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一一书来报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业抱负的人物。所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欲因之壮心魄。」诗人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壮」自己的「心」胆与气「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壮年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

  此诗韵脚「平仄相半」,在形式上与王勃《滕王阁诗》一类「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体,变婉丽和平之调为慷慨雄壮之声,这又是与王勃异趣的。

赤壁歌送别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旅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时所作。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客游云梦,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上安州裴长史书》),他此后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在湖北一带「蹉跎十年」(《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曾因结识荆州长史韩朝宗而作散文《与韩荆州书》。这首《赤壁歌送别》当与这篇《与韩荆州书》作于同年或稍后。 诗词作品:赤壁歌送别 诗词作者:【唐代李白 诗词归类:【地名】、【咏史怀古】、【送别】

古诗词大全 金陵歌送别范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金陵歌送别范宣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金陵歌送别范宣》译文

石头山崖石高耸如虎踞,山下波涛汹涌,猛虎欲趁势凌波而去。
钟山宛如巨龙盘镟逶迤而来,山上树木葱茏,横江岸而下,在历阳县内蜿蜒延伸。
此地三百年来经历了四十多个皇帝,所有的功名事业都随流水东去。
那骑白马的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原来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啸著登上凤凰酒楼。
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壮观,几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这里。
可如今,他们的皇冠都散为烟尘,他们的金玉宝座都变为冷灰。
我为之扣剑悲歌,空自叹息;梁陈朝代交替,战争残酷,白骨满地。
连皇帝也躲进了水井,最后被捕,谁还在咏唱多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呢?
在此听闻,真是伤心难言,眼前看到的只是离离的青草。
今日送你归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万里,来年有机会一定去终南山看望你。

《金陵歌送别范宣》注释

①石头:山名,即今南京清凉山。
②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区东。据张勃《吴录》载,诸葛亮使至建业,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③历阳:县名,即今安徽和县,与金陵隔江相望。
④四十余帝三百秋:萧士赟注“按史书,自吴大帝建都金陵,后历晋宋齐梁陈,凡六代,共三十九主。此言四十余帝者,并其间推尊者而混言之也。自吴大帝黄武元年壬寅岁至陈祯明三年乙酉,共三百六十八年。吴亡后歇三十六年,只三百三十二年,此言三百秋者,举成数而言耳。”
⑤白马金鞍谁家子:指侯景,梁代叛将。《梁书·侯景传》:“普通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
⑥吹唇虎啸凤皇楼:《梁书·武帝纪》注“太清二年秋八月戊戌,侯景举兵反。”萧士赞注:“泰清,梁武帝年号。时遭侯景之乱,困于台城,以所求不供,忧愤寝疾,崩于净居殿,乃泰清三年五月丙辰也。”关囚,指囚武帝于台城。全校:“一作吹唇虎啸凤皇楼。”
⑦天子:指陈代亡国之君陈叔宝。《陈书·后主纪》:“后主闻(隋)兵至,从宫人十余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后阁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及夜,为隋军所执。”
⑧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作,其词轻艳,被称为亡国之音。
⑨南山老:指商山四皓。商山为终南山支脉,故曰“南山老”。老,全诗校:“一作皓。”

《金陵歌送别范宣》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地形之固胜引入至对历史的追思和感慨。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而长江更成天堑,为王朝抵挡住了北方政权的入侵,偏安于江左的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但李白并非旨在写六朝的辉煌,颈联中的“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气息。“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盖言金陵为帝都历史已久,王琦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指出“自孙权定都建业(金陵),传四主”,晋元帝南渡时,金陵已是历时五十九年的“旧长安”,随后又经宋、齐、梁、陈四朝,帝王大业共传三百三十余年。接着思维的触角又伸向侯景破丹阳之童谣传说,从而引出对往昔的追念“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接续而后又转写豪华落尽的悲凉,进一步抒发面对历史的沧桑之感。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这一句之内的时空跨越与今昔对比令人心惊而顿感悲凉,诗歌的情感基调由先前的气势雄大转为怀古悼今、感时伤物的伤感凄凉。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历史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离乱悽惨、朝代的更迭替代都委婉深沉地寓于其中。这首歌行体送别诗开篇描写石头钟山的形胜,将大半部分用于追述与金陵一地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直到篇末才道出送别之意。“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商山皓。”在一篇之内将写物、怀古、咏史、送人、抒情都囊括其中。
全诗整体上,前四句主要是以触景生情为主,描绘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雄奇壮观,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图,妙笔生辉,令人心旌摇荡。接着八句诗词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抒写六朝豪华落尽的悲凉,委婉深沉,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今昔对比,尽显顿感悲凉。最后八句诗词描绘朝代更迭替代、战争离乱之悽惨,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再也一去不复回。
全诗熔写物、抒情、怀古、咏史、送人为一体,对历史兴衰的感怀,所含挣扎幽愤多,既有个人仕途不得志、怀才不遇之意,亦有对家国渐渐衰亡而忧虑,诗词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金陵歌送别范宣》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其它作品

○ 将进酒·君不见

○ 静夜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望庐山瀑布

○ 行路难·其一

○ 李白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赤壁歌送别[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标签:咏史咏史怀古地名怀古

古诗词大全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赤壁歌送别[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标签:咏史咏史怀古地名怀古

古诗词大全 金陵歌送别范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金陵歌送别范宣[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

古诗词大全 金陵歌送别范宣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金陵歌送别范宣[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

古诗词大全 李白《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别原文: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诗词作品:送别诗词作者:【唐代】李白诗词归类:【冬天】、【写景】、【励志】

古诗词大全 李白《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别原文: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诗词作品:送别诗词作者:【唐代】李白诗词归类:【冬天】、【写景】、【励志】

古诗词大全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荆门送别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翻译及注释翻译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古诗词大全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荆门送别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翻译及注释翻译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古诗词大全 李白《灞陵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灞陵行送别原文: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灞陵行送别翻译及注释翻译送君

古诗词大全 李白《灞陵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灞陵行送别原文: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灞陵行送别翻译及注释翻译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