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板桥

篇首语:有了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商山早行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翻译及注释

翻译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注释1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2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3槲(hu):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4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i)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6凫(fu)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7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商山早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商山早行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诗词作品:商山早行 诗词作者:【唐代温庭筠 诗词归类:【初中古诗】、【写景】、【思乡】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 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 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鉴赏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商山早行》(温庭筠)全诗翻译赏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系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

古诗词大全 《商山早行》(温庭筠)全诗翻译赏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系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

词语大全 檞什么意思

檞拼音jiě 部首木笔画17五笔SQEH[檞]基本解释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松樠,即松心木。[檞]详细解释〈名〉木名。松樠叶落山路枳花满驿墙。——唐·温庭筠《商山早行》[檞]百科解释报错更多→

词语大全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  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词语大全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  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四皓》原文及翻译赏析

四皓原文:商于甪里便成功,一寸沉机万古同。但得戚姬甘定分,不应真有紫芝翁。诗词作品:四皓诗词作者:【唐代】温庭筠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四皓》原文及翻译赏析

四皓原文:商于甪里便成功,一寸沉机万古同。但得戚姬甘定分,不应真有紫芝翁。诗词作品:四皓诗词作者:【唐代】温庭筠

古诗词大全 温庭筠《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

芙蓉原文:剌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浓艳香露里,美人青镜中。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诗词作品:芙蓉诗词作者:【唐代】温庭筠诗词归类:【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