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诗人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2、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古诗及含义 有关中秋节古诗及含义

古诗词大全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翻译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

  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诗歌的首颔联多层面的表现诗人的痛苦感,其实这还是生活横截面的对比,那诗歌又是如何完成内容的转折呢?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著诗人的孤寂和凄苦,而这种心理想通过望乡排遣,其结果没有望到自己的故乡,反而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行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显然这圆月在诗人眼里不圆,这种发问折射了诗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内在的之情的孤寂凄苦。「望乡」「见月」行为艺术是望而不见、见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诗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西北望乡」「东南见月」,其实是互文修辞,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像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诗人不尽的凄苦感。

  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诗读至此,不禁为之动容,白居易是如此变幻的再现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惊叹诗人诗歌技巧的娴熟,尺幅之间尽情描摹无形的心里悲苦!

诗词作品: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诗词作者:【唐代白居易 诗词归类:【中秋节】、【贬谪】、【孤独】、【思乡】

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古诗及含义 有关中秋节古诗及含义

本站为您推荐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古诗及含义 有关中秋节古诗及含义信息,共1篇,希望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中秋节的古诗及含义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中秋节古诗及含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含义: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中秋节古诗赏析

  《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品赏析: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文翻译赏析)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

古诗词大全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文翻译赏析)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

古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作者简介武元衡(758―815),唐代诗

古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作者简介武元衡(758―815),唐代诗

古诗词大全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作者白居易

古诗词大全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作者白居易

古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八月十五日

古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八月十五日

古诗词大全 白居易《望月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月有感原文: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

古诗词大全 白居易《望月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月有感原文: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