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登余干古县城》赏析

Posted 诗人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登余干古县城》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登余干古县城》赏析

2、古诗词大全 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登余干古县城》赏析

  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

  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

  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

  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

  朝来暮去弋阳溪。

  刘长卿诗鉴赏

  唐代饶州余干县,即今江西余干。“古县城”是指唐以前建置的余干县城。刘长卿这诗是登临旧县城吊古伤今之作,在唐代即传为名篇。

  刘长卿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是因为为官正直不阿而遭诬陷,为此他深感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官场污浊。现在他经历的这一地区,又刚刚经过军阀战乱,人民困苦,使诗人越发为唐朝国运深忧。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就包含着这种感慨深沉的叹喟,寂寥悲凉,深沉迷茫,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意绪不尽,发人深省。

  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踞高临水,就象塞上的孤城,还象先秦时那样,矗立于越国的西边。它太高了,仿佛跟空中白云一样高;也太荒凉了,似乎万古以来就没人来过。城里空空的,从前的官署早已消失在秋天茂密的荒草里,唯有城上的女墙还在,但已看不见将士们巡逻的身影,只在夜间听见乌鸦在城头啼叫。

  站在城头眺望,平旷的沙地无边无际,辽阔迷茫;孤零零的夕阳,对着诗人这个远方来客冉冉低落下去,天地显得格外沉寂。在这荒寂的世界中,诗人想起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诗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古城沧桑,不就是“陵谷变”吗?诗人深深感慨于历史的变迁。但是无知的鸟儿不懂得这一切,依旧飞到这里觅食,朝来暮去。

  这首诗,寓情于景而又不拘泥历史事实,为了突出主旨,诗人作了大胆的虚构和想象。此城废弃在唐初, 诗人把它前移至先秦;废弃的原因是县治迁移,诗人含蓄地暗示政治腐败导致古城衰亡。因此,次联写城内荒芜,醒目点出官舍、女墙犹在,暗示古城并非毁于战争。三联写四野荒凉,农田化为平沙。末联归结到人迹湮灭,借《十月之交》的典故,暗示古城荒弃是因为政治腐败,导致人民离乡背井,四出逃亡。

  旧说《十月之交》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中激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误国害民,“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僧,职竞由人”,造成陵谷灾变,以至“民莫不逸”。

  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所描绘的山水是历史的,而非自然的。荒凉古城,只是诗人思想的例证,感情的寄托,用以沉思感伤,缅怀历史,鉴照现实。因此这诗不但在处理题材中有虚构和想象,而且在诗的结构上也突出于表现诗人情怀和自我形象。故而方东树评论此诗说:“言外句句有登城人在,有诗人在,所以称为作者。”

zhl201702

古诗词大全 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襄阳城原文: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襄阳城翻译及注释

翻译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注释1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3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4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5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6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登襄阳城鉴赏

  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扫视过去,错落连绵,如同横地而卧。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于天地之间,一气直下,不可撼动,不可遏止。胡应麟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山川的壮观永恒,使诗人展开了想像的翅膀,联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这里是虚写,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不管是在潜江或沙市抑或监利,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谓「非新里」「即旧台」,都是诗人想像中的景色。「非新」对应「即旧」,并不觉得重复,反显出轻巧,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想当年那修筑章华台的楚灵王,云集冠盖里的汉代达官贵人,如今也不过只留下这古迹罢了。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诗人胸中的不平之气,化为了这「身外即浮云」的一声长叹。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是个风物荟萃的地方,而诗人却独独点出「习池风景异」,习家池不仅山清水秀,亭台楼宇华丽,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章家习凿齿的故居,习凿齿为人耿直,著有《汉晋春秋》。据史书记载,「桓温辟为从事,甚器重之,累迁别驾。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而只写出习池的风景奇异,因此瞻仰游玩的人众多。但又没有直说游人众多,而是通过描写「归路」上尘雾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归路满尘埃」句中的「归」字,用得甚为精当,点明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归程。这五个字的结句,描绘出一幅清秋黄昏游人倦归图,制造了一个迷惘令人惆怅的意境。不难想像,远役中的诗人茕茕孑立楼头面对此景,情何以堪。诗人将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登襄阳城创作背景

  唐中宗时,杜审言因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交往,被流放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在今越南境内)。《登襄阳城》就写于这次流放途中经过襄阳之时。 诗词作品:登襄阳城 诗词作者:【唐代杜审言 诗词归类:【登高】、【山水】、【咏史怀古】、【思乡】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余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余干别张侍御)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余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余干别张侍御)[作者]权德舆 [朝代]唐代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余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余干别张侍御)》作者权德舆简介

古诗词大全 余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余干别张侍御)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余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余干别张侍御)[作者]权德舆 [朝代]唐代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余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余干别张侍御)》作者权德舆简介

古诗词大全 江为《登润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润州城原文: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诗词作品:登润州城诗词作者:【唐代】江为

古诗词大全 江为《登润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润州城原文: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诗词作品:登润州城诗词作者:【唐代】江为

古诗词大全 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襄阳城原文: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登襄阳城翻译及注释翻译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古诗词大全 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襄阳城原文: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登襄阳城翻译及注释翻译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古诗词大全 登襄阳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登襄阳城[作者]杜审言 [朝代]唐代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标签:登高场景《登襄阳城》译文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

古诗词大全 登襄阳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登襄阳城[作者]杜审言 [朝代]唐代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标签:登高场景《登襄阳城》译文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

古诗词大全 孙逖《登越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越州城原文: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诗词作品:登越州城诗词作者:【唐代】孙逖

古诗词大全 孙逖《登越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越州城原文: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诗词作品:登越州城诗词作者:【唐代】孙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