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杜牧《赠沈学士张歌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学士

篇首语: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杜牧《赠沈学士张歌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杜牧《赠沈学士张歌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杜牧《赠沈学士张歌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沈学士张歌人原文:

拖袖事当年,郎教唱客前。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孤直緪云定,光明滴水圆。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凭君更一醉,家在杜陵边。 诗词作品:赠沈学士张歌人 诗词作者:【唐代杜牧

古诗词大全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无日 一作:无因)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翻译及注释

翻译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著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注释1此诗作于文宗开成(836-840)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城东有宛溪,城东北有敬亭山。城中开元寺,原名永乐寺,东晋时建。2人歌人哭:指人生之喜庆吊丧,即生死过程。《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3范蠡:春秋时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五湖。《吴越春秋》:「范蠡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4五湖:旧说太湖有五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六朝的丈物荒皮杂草丛生,天高云淡千般景物古今同。苍山苹柏间百鸟飞来飞去,世世代代生活水乡山寨中。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内心里怅惘无缘见到范众,只好掠过树木凝望太湖东。

注释1宣州:唐代州名,在今安傲省宣城县一带。开元寺:建于东晋,初名永安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水阁:开元寺中临宛溪而建的楼阁。宛溪:又叫东溪,在宣州城东。夹溪居人:夹宛溪两岸居住着许多人家。2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文物:指礼乐典章。3淡:恬静。闲:悠闲。4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5笛风:笛声随风飘动。6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县)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事成后游于齐国,改名鸱夷皮子。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吴越春秋》中说他「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7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属的滆湖、洮湖、射湖、贵湖等四个小湖的合称,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别称。其他在宣州城之东,属江苏省。这里指太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鉴赏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著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羨。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这首诗是他游开元寺,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 诗词作品: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诗词作者:【唐代杜牧 诗词归类:【写景】、【怀古】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原文_翻译及赏析

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宋代·欧阳修《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波光柳色

古诗词大全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原文_翻译及赏析

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宋代·欧阳修《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波光柳色

古诗词大全 杜牧《张好好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好好诗原文: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

古诗词大全 杜牧《张好好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好好诗原文: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

古诗词大全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无日一作:无因)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古诗词大全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无日一作:无因)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古诗词大全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余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答史馆张学士段柳

古诗词大全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余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答史馆张学士段柳

古诗词大全 寄张学士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寄张学士洎[作者]伍乔 [朝代]唐代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寄张学士洎》作者伍乔简介

古诗词大全 寄张学士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寄张学士洎[作者]伍乔 [朝代]唐代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寄张学士洎》作者伍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