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Posted 胡人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古诗词大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咏怀古迹·其二 杜甫 系列:唐诗三百首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解 1、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2、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 4、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译文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赏析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珮)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其

古诗词大全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珮)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其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咏怀古迹·其二杜甫系列:唐诗三百首咏怀古迹·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注解1、风流儒雅:指宋玉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咏怀古迹·其二杜甫系列:唐诗三百首咏怀古迹·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注解1、风流儒雅:指宋玉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四》(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咏怀古迹·其四杜甫系列:唐诗三百首咏怀古迹·其四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注解1、蜀主:指刘备。2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四》(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咏怀古迹·其四杜甫系列:唐诗三百首咏怀古迹·其四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注解1、蜀主:指刘备。2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文言文翻译

作者或出处:杜甫古文《咏怀古迹(其五)》原文: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咏怀古迹(其五)》现代文

古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文言文翻译

作者或出处:杜甫古文《咏怀古迹(其五)》原文: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咏怀古迹(其五)》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