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黄庭坚

篇首语:旋转木马是这世上最残酷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永远隔着可悲的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摩崖碑后原文:

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书摩崖碑后翻译及注释

翻译春风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边,我拄著枴杖上山,细细地读著崖上刻的《中兴碑》。我一生中有半世都只见到这碑的拓本,今天终于能亲手抚摸著石刻,可怜我双鬓已雪白如丝。唐明皇没有安定国家的深谋远虑,任由著安禄山,把天下搅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宗庙宫廷都沦陷敌手,明皇凄凉地逃往川西;百官们犹如乌鹊选择良木,纷纷投降伪朝,低声下气。统率军队,守护国家,这是太子的本分,肃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宝座,难道不显得过分心急?平定祸乱本来是很困难的事,能够取得胜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终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师。从此后他失去了自由,在宫中要看张后的脸色行事,在宫外又要听从李辅国的颐指气使。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后,事势便更加危急。臣子元结在舂陵上书献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见到杜鹃再次下拜和泪作诗。可怜世人有谁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只是争相欣赏诗文中优美的文词。一起看碑的有六七个和尚,还有几位文士相随。我站在断崖边青苔上,一阵暴雨打来,仿佛要洗去前朝无尽的悲思。

注释1、摩崖:亦作「磨崖」,在山崖峭壁上磨平石面,刻碑文或题字,称「摩崖石刻」。摩崖碑,此指《大唐中兴颂》,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内容写安史之乱,唐肃宗平乱,使唐室中兴。此碑文辞古雅,笔法苍劲有力。2 、浯(wu)溪: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3、 藜(li):藜杖。4 、墨本:拓本。5、 摩挲(mo suō):抚摸。6、「明皇」二句:包桑,语出《易·否》:「其亡其亡,系于包桑。」意为怕失去,就把东西牢牢系在桑树干上。这二句说明皇(玄宗)不考虑安邦定国的计划,结果国家被安禄山搞得几乎颠覆。唐明皇晚年昏庸,重用奸臣杨国忠等,又把军事大权交给胡人安禄山,终酿成安史之乱,明皇仓皇入蜀,路上发生马嵬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缢死。禄儿,即安禄山,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苞桑,亦作「包桑」,根深蒂固的桑树。《易经·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计:比喻牢靠的治国方略。7、九庙:指太庙,古天子庙九室。此代指京城。8、乌择栖:指朝臣们另找靠山。一说指宰相陈希烈等投降安禄山,一说指部分官员追随太子李亨到灵武。9、「抚军」二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攻陷长安,翌年,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尊玄宗为上皇天帝。抚军监国,统率军队,守卫国家。语出《左传》:「太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趣,急忙。大物,国家。10、跼蹐(ju ji):无法舒展的样子。此指玄宗回国都后,受肃宗所制,无法舒展。11、张后:肃宗皇后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干预朝政,牵制玄宗。后被废。12、李父:李辅国。肃宗以李辅国为殿中监兼太仆卿,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李专权揽政,连宰相李揆也执弟子礼,称「五父」。他屡进谗言,迫害玄宗。颐指挥:用脸部表情来示意指挥。13、南内:玄宗自蜀回,住南内兴庆宫,后迁西内软禁。14 、高将军:高力士。他是玄宗心腹,曾封骠骑大将军。后遭李辅国诬陷,流放巫州。15、 臣结:指元结。元结曾任道州刺史,多次上表言事,并作有《舂陵行》诗,反映民间疾苦。此句一作「臣结春秋二三策」,说元结所作《中兴颂》中含《春秋》笔法,寓有褒贬。16、 臣甫:杜甫。杜甫《杜鹃行》曾以杜鹃比玄宗失位。他的《杜鹃诗》又有「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句。17 、琼琚:华美的佩玉。此指文辞华丽。18 、「同来」二句:据《山谷先生年谱》,这次同游的有进士陶豫、李格,僧伯新、道遵等人。19、 冻雨:暴雨。

书摩崖碑后赏析

  黄庭坚七古,起首一般采取两种手法,一是突兀而起,高屋建瓴,倾泻而下;一是平平而起,语迟意缓,遒劲老苍。这首诗的起首,用的是后一种手法。诗用叙事语气展开,很自然地入题,说自己来到了浯溪,拄著枴杖上山,细读《中兴碑》,想到生平见过许多此碑的拓本,今天真正见到原碑,却已年龄老了。这四句是开端,也是第一段,看上去很平淡,细细琢磨,却有很深的意味。前两句写见碑,是直写;后两句写见碑的感慨,用旁衬。因了平生看见碑的许多墨本,对碑的内容必然很熟悉,对原碑定然很向往,极欲一见;今天见到了,一定很高兴;然而诗说自己已经苍老,到现在才见到原碑,流露出恨见太晚的感慨。

  黄庭坚是著名的书法家,对《中兴颂》素有研究,且上文已明陈「半世看墨本」,于是下文不再具体写碑,不说碑文经风沥雨所留下的沧桑痕迹,也不评颜真卿字体如何苍劲有力,却一连用十六句,倾吐由碑文内容而引起的怀古之思与感慨。《中兴碑》是记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收拾残局,使唐中兴事,所以诗以唐明皇为中心。前四句写安史之乱的缘起是由于明皇失政,宠用安禄山,终于酿成国变,自己逃入西蜀,大臣们纷纷投靠新主。次四句写唐肃宗恢复事,说他匆忙即位,徼天之幸,得以战胜,明皇成了太上皇,侷促不安地回到京城。又次四句,写唐明皇在南内苟活,内被张后欺负,外受李辅国颐指,日子十分难过,自高力士被赶走后,处境更加困难。末四句,写臣子元结、杜甫等忠君报国,但世人都不理解,只欣赏他们优美的文辞。这十六句,是本诗的主体,写尽了玄宗、肃宗二朝的史事。从所举史实及所作评论来看,黄庭坚既对唐明皇荒淫失国表示批判,又对他晚年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唐肃宗,黄庭坚以「何乃趣取大物为」一句作诛心之论,说他急于登上皇帝的宝座,逾越了本分;又举元结文及杜甫诗来说明当时社会并不安定,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肃宗也不是个好皇帝。言下之意,对「中兴」二字持否定态度。黄庭坚对肃宗的看法,在当时及后世都引起过争论,元刘壎《隐居通议》称赞这论点说得好,全诗「精深有议论,严整有格律」。宋范成大《骖鸾录》批评说诗「不复问歌颂中兴,但以诋骂肃宗为谈柄」,使后来不少人跟着他走入歧途。陈衍《宋诗精华录》也认为诗「议论未是」。

  「同来野僧六七辈」至末四句是一段,也是诗的煞尾。这段犹如古代游记笔法,在最后交代同游人,在风格上与首段遥相呼应。诗收得很平稳,说自己与同行人一起看碑,在断崖前经受着风雨的袭击,思念著唐朝这一段不堪回首的悲凉故事。「前朝悲」三字,总结了前面一大段怀古的内容。当时,宋徽宗重用蔡京等奸臣,民间怨声载道,国家日益混乱,金人在北方又虎视眈眈。诗人敏锐地感受到,宋徽宗正在步唐明皇的后尘,这前朝悲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今朝悲。所以诗的末段看似写景叙事,却使人感受到诗中笼罩着一股悲凉之气。

  这首诗是黄庭坚晚年的作品,诗人这时驾驭语言的艺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全诗洗尽铅华,归于自然,结构严谨,章法井然,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概括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史实。

书摩崖碑后创作背景

  黄庭坚这首诗作于崇宁三年(1104年),前一年,他以「幸灾谤国」的罪名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贬往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这一年春天,他途经祁县,泛舟浯溪,亲见《中兴颂》石刻,写下这篇名作。 诗词作品:书摩崖碑后 诗词作者:【宋代黄庭坚 诗词归类:【咏史怀古】、【议论】、【抒情】

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原文: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鄂州南楼书事翻译及注释

翻译站在南楼上靠著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注释1鄂(e)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2.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3凭栏:靠著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ji):菱角。 4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鄂州南楼书事鉴赏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 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慇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诗词作品:鄂州南楼书事 诗词作者:【宋代黄庭坚 诗词归类:【古诗三百首】、【写景】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書摩崖碑后

原文春風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棲。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躕蹐還京師。

古诗词大全 書摩崖碑后

原文春風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棲。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躕蹐還京師。

古诗词大全 書摩崖碑后

原文春風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棲。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躕蹐還京師。

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鄂州南楼书事翻译及注释翻译站在南楼上靠著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

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鄂州南楼书事翻译及注释翻译站在南楼上靠著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

古诗词大全 《浯溪摩崖怀古》(杨万里)原文及翻译

浯溪摩崖怀古杨万里系列:咏史怀古诗大全浯溪摩崖怀古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

古诗词大全 《浯溪摩崖怀古》(杨万里)原文及翻译

浯溪摩崖怀古杨万里系列:咏史怀古诗大全浯溪摩崖怀古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

词语大全 摩崖   [mó yá]什么意思

摩崖  [móyá][摩崖]基本解释亦作“摩厓”。山崖。多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诗文、佛像等。[摩崖]详细解释亦作“摩厓”。山崖。多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诗文、佛像等。《宣和书谱·正书

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戏呈孔毅父》原文及翻译赏析

戏呈孔毅父原文: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戏呈孔毅父翻译及注释翻译像我这等靠执笔写文章过活的人,生

古诗词大全 黄庭坚《戏呈孔毅父》原文及翻译赏析

戏呈孔毅父原文: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戏呈孔毅父翻译及注释翻译像我这等靠执笔写文章过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