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故人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原文: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注释

1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2齑盐:细碎的盐。3吴兴:在今浙江湖州。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赏析

  本词作于1136年冬,当时作者正在吕祉幕中为属僚,时年五十六岁。在此之前,他曾在吕祉主持下撰定《东南防守利便》,向宋高宗进谏以建康为都,收复中原,不被采纳。因此在本篇中既有对金伪入侵的愤慨,又有对宦途的厌恶,词风由以前的艳丽而变得「苍老」不堪。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后一篇作品,次年八月就英勇就义了。

  上片「四海」二句,金兵南来到此时已十年,兵战不休,胡虏的铁骑已直抵建康。此二句是叙事,但对金兵南侵和朝廷的妥协,一任金人兵临建康,十分愤怒不满。「岁华」三句,十年来自己消磨了岁月,稀疏的胡须已全白如雪,衰老的面孔流着涕泪,在冬天的寒风中结成冰粒,这一事实使他感到惊恐,自己的年华就在这兵燹之中渐渐消失了。

  下片情绪更为低沉,词人想到自己一生将尽,以后终老何处呢?「送老」二句,意为何处是我终老之地?我的缘份大概就在这吴兴之地吧,年老力衰,又能去向何方呢?以「盐」代处所。「故人」句,写自己对故人思念之情。在下雨的深夜,孤灯伴着孤影,满腹离愁别绪,难解难排。国破之忧和离别之愁,郁结于词人心头,情绪低沉甚至苍老,使人不忍卒读。[1]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事实,包括从宣和七年金灭宋至绍兴四年金军兵临建康城下这段历史。其时吕祉帅建康,辟陈克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职期间,陈克曾撰《东南防守利便》上秦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无奈朝廷昏弱,奸佞当道,忠言不为所用。国运不振,年事已高,作者只好慨叹:「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词上片主要借史实抒悲愤之情。而词下片的情绪则从悲愤转为悲观。「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就是被追归隐思想的反映。齑盐,原指切碎了的醃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宋之湖州亦称吴兴郡,陈克意将隐居于此。但是,另一方面,不是说走就走得干脆的,陈克长期侨居金陵,这里有不少朋友是他所不忍心离别的。所以有「故人相望若为情」云云。

  这首词悲慨沉郁,感情深厚,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两句正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客心惊」的原因不只是时光消逝,「疏髯如雪」一句似乎还为不能报效疆场而惋惜,欲生冰的「衰涕」,实际上也反映了为国事而涕泪交加的情态。「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悬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苏轼寄弟苏辙诗云:「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箫瑟。」这里,借用苏诗意象,以「别愁」、「孤影」表之,见故人于今独处无侣之苦,也反衬出自己的孤苦处境。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首词起承转合,意脉不断,巧妙无痕。起首两句指出:十年来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是作者哀愁的原因,也是他欲别故人的原因。此词发端处揭出感慨的原因,为全篇定基调,立纲领。此后虽然不再有一个字提到兴亡,但由此种下的兴亡之慨,随处可见。这样开头,有笼罩之功力。至过变处,词云「送老」,这和「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这两个字可谓承接严密。上片言老,是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则是寻求自己的归宿。所以「送老」一语承上而启下「应吴兴」、「别愁」、「孤影」,与之一脉相承。词到终了,却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残灯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环境描写来寄托难言的苦衷,创造出迷离恍惚的气氛,不但收来有力,而且含「有余不尽」之妙。

诗词作品: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诗词作者:【宋代陈克 诗词归类:【豪放】、【思念】、【哀愁】

古诗词大全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作者] 李之仪   [朝代] 宋代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词,作于李之仪居今当涂期间的某年春天。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实际上,凌歊台并不很高(据《太平寰宇记》载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围平旷,才望得很远。李之仪的这首词就是登此台远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发挥,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心犹念汴京和故土(李之仪的家乡在今山东无棣 )。登高以眺远,自难免引起万千感触。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他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销魂”一词,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下片点明题意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伤感甚”,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旧恨仍存”,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旧恨”绵绵。“清愁”,指所触起的新愁。词人在“愁”字下加用“满眼”一词,便使人觉得愁如春天的游丝弥漫空际。至于愁些什么,词人并未明言,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空间。“共谁论”,进一步表明诗人块然独处,竟无人可为解愁。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却,这里作“岂”解,“却应”即“岂应”。词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丛生,很自然会联想起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诗句。但李之仪这里的“王孙”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实乃貌似无理却至情的说法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 》谓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可谓一语中的,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这首词就是明证。

赏析二

这首词,当作于李之仪居今当涂期间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实际上,凌歊台并不很高(据《太平寰宇记》载仅高四十丈),只是因周围平旷,才望得很远。李之仪的这首词就是登此台远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发挥,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心犹念汴京和故土(李之仪的家乡在今山东无棣)。登高以眺远,自难免引起万千感触。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他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销魂”一词,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下片点明题意:“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伤感甚”,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旧恨仍存”,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旧恨”绵绵。“清愁”,当指目前所触起的新愁。词人在“愁”字下加用“满眼”一词,便使人觉得愁如春天的游丝弥漫空际。至于愁些什么,词人并未明言,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空间。“共谁论”,进一步表明诗人块然独处,竟无人可为解愁。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却,这里作“岂”解,“却应”即“岂应”。词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丛生,很自然会联想起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诗句。但李之仪这里的“王孙”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实乃貌似无理却至情的说法。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谓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可谓一语中的,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这首词就是明证。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作者李之仪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李之仪的其它作品

○ 卜运算元·我住长江头

○ 谢池春·残寒销尽

○ 鹊桥仙·风清月莹

○ 南乡子·端午

○ 如梦令·回首芜城旧苑

○ 李之仪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原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譯文①江城:指建康,今江蘇南京。②齏鹽:細碎的鹽。③吳興

古诗词大全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原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譯文①江城:指建康,今江蘇南京。②齏鹽:細碎的鹽。③吳興

古诗词大全 张蠙《长安春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安春望原文: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诗词作品:长安春望诗词作者:【唐代】张蠙

古诗词大全 张蠙《长安春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安春望原文: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诗词作品:长安春望诗词作者:【唐代】张蠙

古诗词大全 长安春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长安春望[作者]张蠙 [朝代]唐代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长安春望》作者张蠙简介张蠙

古诗词大全 长安春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长安春望[作者]张蠙 [朝代]唐代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长安春望》作者张蠙简介张蠙

古诗词大全 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赏析  这首词

古诗词大全 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赏析  这首词

古诗词大全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作者]李之仪 [朝代]宋代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古诗词大全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作者]李之仪 [朝代]宋代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