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陈与义《伤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杜甫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陈与义《伤春》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陈与义《伤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伤春原文: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伤春翻译及注释
翻译朝廷没有良策击退金兵入侵,竟使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行宫。我正惊呼京城里竟然听到战马嘶鸣,哪知可怜的皇帝已到海上逃生。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幸喜长沙有个抗金的将领向子湮,他率领疲弱之师,敢抵抗兽军的锋芒!
注释1伤春:名为感伤春天,实则是忧伤国事。2庙堂:旧时皇帝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借指朝廷。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平戎:战胜入侵者。《新唐书·王忠嗣传》:(王忠嗣)节度朔方上平戎十八策。斩米施可汗,虏不敢近塞。4坐使:遂使。5甘泉:秦汉行宫,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此处代指宋皇宫。夕烽:夜里报警的烽火。《汉书·匈奴外传》:(胡骑入代)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李白《塞下曲》:「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此句实为夕烽照甘泉的倒装。6上都:借指汴京,北宋京城。一说指建康或临安,当时均作为南宋京城选择地。尚未定。7战马:金兵铁骑。8此句意为汴京已经沦陷。9穷海:僻远的海上。此处指温州(今属福建)海域。十飞龙:旧时以龙比天子,此处指宋高宗。《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处说飞龙不在天上而逃于海。皇帝在茫茫九州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是讽刺朝廷无能。「⑾」初怪……岂知……「两句,有始料不及之意。⑿孤臣:作者自指。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邵阳。⒀霜发三千丈: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此处借指忧国之情。⒁烟花:指春天艳丽的景物。烟花一万重:杜甫《伤春》:「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意为离故乡太远,看不到故乡的春景。⒂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延阁是汉代史官官署,向曾任秘阁直学士,故称。⒃疲兵:经过苦战而疲惫不堪的军队。⒄犬羊:对金兵的鄙称。敢犯犬羊锋:敢于抵挡侵略者的锋芒。《宋史·向子湮传》载,建炎四年二月,金兵进犯湖南,向组织军民抵抗,终于击退敌军。此二句从杜甫《诸将》「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化出。
伤春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实质上却在感伤时势,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全篇雄浑沉郁,忧愤深广,跌宕起伏,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
首联「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二句,上句是因,下句是果。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叙国事的危急。上句「庙堂无策可平戎」,是说朝廷对于金兵的侵略不能也不敢抵抗,下句「坐使甘泉照夕烽」,是以汉代匈奴入侵,晚间烽火一直照到甘泉宫,来表示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抵抗,因此使得金兵长驱直入,从边境到达内地。这两句感叹朝廷无策抗金,直将矛头指向皇帝,此为首顿。
颔联「初怪」二句,承上直写南宋小朝廷狼狈逃奔的可悲行径,把「坐使甘泉照夕烽」具体化。对这种敌人步步进逼、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诗人忧心如焚,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而国势却如此危急,就更增加了诗人的伤感。这两句以「初怪」、「岂知」的语气,造成更强烈的惊叹效果,显得感情动荡,表达了局势出人意料之外的恶化,流露了诗人对高宗的失望之情,再次跌宕。
颈联「孤臣」二句,是借用李白和杜甫的名句,直接抒发感慨,扣着题目写「伤春」。「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上句写伤,下句写春,由「每岁烟花一万重」的春,引起「孤臣霜发三千丈」的伤。作者用「孤臣」自指,一是表示流落无依,二是表示失去了皇帝。诗人把「白发三千丈」与「烟花一万重」两句李白,杜甫的名句合为一联,对仗贴切、工整,表现了诗人伤时忧国的感情。杜甫有诗说:「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至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陈与义在别的诗中也说:「天翻地覆伤春色。」都是由春光烂漫与家国残破的对比之中,产生了莫大的忧伤。这也可以看出陈与义学习杜甫与江西诗派的不同之处。杜甫伤春,一方面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一方面说「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尽管为外族的入侵深深地忧虑,但还是相信国家终究是会恢复的。陈与义在这首《伤春》诗中,也从「万方多难」的现状中看到了希望。
尾联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二句,落笔很有力量。诗人对向子諲是歌颂的,向子諲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冒犯野兽一般的金国侵略军的锋锐之气,是具有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的。诗人在这里显然是以在长沙的向子諲与在「庙堂」的当权派作对比,向子諲「疲兵敢犯犬羊锋」,而「庙堂」都是「无策可平戎」。所以对向子諲的歌颂,就包含了对「庙堂」当权派的批判。「疲兵敢犯犬羊锋」,不仅笔调苍凉悲壮,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向子諲卫国精神的无限崇敬之情。「敢犯」二字,气势凌云。诗人用「稍喜」二字就表明了他的讥讽的意图。「稍喜」并不是说向子諲的抗金值不得大喜,而是说在「庙堂无策可平戎」的局面下,还有向子諲的「疲兵敢犯犬羊锋」,使人看到了—线希望,在忧伤之中带来了一点欣慰。
这首诗作也深刻地反映了南宋前期战乱动荡的社会现实。诗中一方面对南宋朝廷不采取抵抗政策,一味退却逃跑,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向子諲等官兵纷起抗敌的爱国壮举,进行热情地讴歌。这种鲜明的主战态度,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这首《伤春》体现了陈与义南渡后的诗风开始转变,能卓然成家而自辟蹊径。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说陈与义「建炎以后,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故当在诸家之上。」这些评语并非溢美之辞,而是符合南渡后陈与义的诗风特征的。「此诗真有杜忠」这是极有见地的。尽管诗人的爱国感情没有杜甫那样的深厚和强烈,但是在这首七律中显露出来的爱国情思,沉雄浑成的艺术风格,已经不是在形貌上与杜甫相似,而是在气味上逼近杜甫。
另外,整首诗雄浑沉郁、忧愤深广,也有「江西诗派」作品的影子,但又突破了江西诗风。
伤春创作背景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过江,攻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十二月,入临安(今浙江杭州)。第二年又攻破明州,迫使宋高宗乘船逃入海上。陈与义当时正流落到湖南境内邵阳,居紫阳山,对着明媚春光,深感国势危急,伤时感事。杜甫曾有《伤春五首》,对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出走深表忧愤。南宋这时面临类似局面,作者便以《伤春》为题,写下了这首诗。 诗词作品:伤春 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 诗词归类:【悲愤】
古诗词大全 陈与义《清平乐(木犀)》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平乐(木犀)原文: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诗词作品:清平乐(木犀) 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 诗词归类:【写人】、【女子】、【赞美】
相关参考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
咏牡丹陈与义系列:古诗三百首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
咏牡丹陈与义系列:古诗三百首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
法驾导引(三之三)原文: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歌罢海西流。诗词作品:法驾导引(三之三)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
法驾导引(三之三)原文: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歌罢海西流。诗词作品:法驾导引(三之三)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
清平乐(木犀)原文: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诗词作品:清平乐(木犀)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诗词归类:【写人】、【女
清平乐(木犀)原文: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诗词作品:清平乐(木犀)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诗词归类:【写人】、【女
点绛唇(紫阳寒食)原文: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诗词作品:点绛唇(紫阳寒食)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
点绛唇(紫阳寒食)原文: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诗词作品:点绛唇(紫阳寒食)诗词作者:【宋代】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