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离愁
篇首语: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 也不要规规矩矩走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敲碎离愁原文: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满江红·敲碎离愁翻译及注释
翻译仿佛要把我满怀的离愁敲碎似的,纱窗外,阵阵清风把翠竹摇得簌簌作响。自从他走了之后,悠扬的玉箫声也从此听不到了。我倚在高楼上苦苦思念著,有多么孤独冷清!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处飞絮落花,令人怎么能够开怀。举头望去.远处的群山一片碧绿——眼看夏天就要来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来的信,从头再读一遍。倾诉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满了信纸。可是相思之情,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哎,是什么东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满把的泪水啊!但愿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于让他迷失道路。讨厌的是簇簇垂杨,却老是遮断我眺望的视线。最凄苦的时刻,就是月亮在苍茫的暮色中升起来时,我还倚著栏杆守候着、守候着,却不知守候什么。
注释1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 敲碎了。2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3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4倚(yǐ)楼人独:独自一人倚偻。5不堪:禁不住,忍受不住。6「满眼」句:所看到的都是暮春三月的景色,令人伤感得受不了。不堪,不能忍受。三月暮:晚春时节的景象。7千山绿:春花落去后一片翠绿,指夏天将到来。8一纸寄来书:寄来的一封书信。9「相思字」二句:意思是信上写满相思的话,也是徒然。盈幅,满篇。十「相思意"二句:意思是这种相思的感情,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满足。⑾罗襟jīn):指丝绸衣襟。⑿盈掬: 满把。形容眼泪很多。⒀行客:指女子所思念的人。⒁垂杨:即垂柳。⒂碍(ai):遮避。⒃离人:伤离的人。女子自谓。⒄立尽月黄昏:意思是从清晨立到日没月出。⒅栏(lan)干曲:栏干的角落。
满江红·敲碎离愁赏析一
这首词从语气看像是出于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设想中情人对自己的怀念。上阕「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写昼长天暖之时,闺房内外,十分寂静,甚至只有窗前轻风吹动翠竹的声音,才会惊动闺中的人,中断她的凝思,敲碎她的离愁。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闷。「敲碎」既体现了静中之动,又以动衬静:「离」字点出了词中之情。
这两句景情结合,以景为主,虽是开头,但在全词中却写得最细腻。「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主人公的生活状况:所爱之人去了,自己孤独无伴,只好常常倚楼遥望,由于无人欣赏,所以也就无心去吹箫了。「人去」、「人独」,是「倚楼」、「吹箫」的原因。第一个「人」字是对方,是主人公想念的人;第二个「人」字是主人公本人。「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承「倚楼」句,写登楼所见的风景,又点出了时令。「千山绿」虽然可爱,但「三月暮」却又意味着春光消逝、好花凋谢,对于爱惜青春的女性来说,便有「满眼不堪」之感。这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上面写的,是日常的一般生活;这两句写的是一个特殊的细节。主人公不断地把情人寄来的信,从头细读,这进一步表现她的孤独无聊,也开始深入地揭示了她思念情人的深切感情。这是通过行动来写情的,是事中之情。
上阕写景写事,没有直接抒情。下阕「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情:情人寄来的信,满纸写着「相思」之字,说明他没有忘记自己,信中的字,不能安慰、满足自己的「相思」之意,也包含自己没有机会向情人倾吐相思、取得补偿之意。
思念情人除了空读来信之外,还设法安慰自己,但仍不免「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小珠般的点点眼泪,轻轻地、不断地滴在罗衣上,不但染衣,而且几乎「盈掬」。这两句再以事写情,体现了身份、性格特点,最可看出主人公是个女性。「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又接着以景补充抒情。「芳草」句,意本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而又有发展。对比辛词《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或本作「无归路」,意同),则此说「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够回来和归程并不艰难的意思:「垂杨」句,指暮春杨柳长得浓密,却碍人眼界,使人不能远望。二句分写两边,而意自关联。因上句有盼望游人能归意,故倚楼望其或即翩然来归;但「垂杨只碍离人目」,「只」字有怪怨的感情色彩,怪垂杨别的作用不起,「只」起碍人望远的作用。两句将楼头思妇的细微感情,曲曲传出。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最后归结,仍从事中写情。第一句从早到晚,第二句呼应上阕的「倚楼」。垂杨遮眼,尽管望不到天涯行人的去处,但是仍然站在楼上阑杆旁边,直到黄昏月亮出来。因此用「最苦」两上字来充分地修饰,不仅详尽地表达了这两句,而且是详尽地表达了全词之情。
满江红·敲碎离愁赏析二
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抚时感事的爱国主义词章,以词风豪迈雄大著称于世,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在这些「作妩媚语」的作品中,也不乏优秀篇章,这篇《满江红》就属这类作品。
这是一首写离人痛苦的词。
起始三句,是「纱窗外,风摇翠竹,敲碎离愁」的倒装,把「敲碎离愁」写在首句,不仅是韵脚的需要,也起到开篇点明题旨,扣住读者心弦的作用。「敲」字使人体会到,主人公的心灵受到撞击,「碎」是「敲」的结果。也就是说,主人公本来就因为与情人离别而忧愁的心绪,被风摇动翠竹的声音搅得更加烦乱了。「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环境的静寂,也描绘出主人公在情人走后形只影单,独守空房,百无聊赖的情景。「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暮春三月,已是落花时节,「不堪」似是伤春,实际上仍是思人,言思念之极,无法忍受;「已觉千山绿」,是说在忧愁苦闷中登山高楼,不知不觉中发现漫山遍野已经「绿」了。这两句承上启下,烘托气氛。闺中人因思念外出人而无精打彩的情景历历在目。「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思念情人,不能见面,于是反复把他的来信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有的,词人把这种生活现象直接用白话写入词中,读来分外亲切。苏轼有一首《沁园春》,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这是说写信人估计收信人会「时时开看」;辛词则直接写收信人把不知读了多少遍的信「从头读」。两位词人描写的角度不同,但意境相,或者是两位巨匠的思路共通,不谋而合;或者是稼轩受东坡的影响。
下片继续写相思之苦。「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阅读远方来信,表达相思之情的字「盈幅」,也就是现在口语说,「写满了纸」,但人却不能见面,那分离的痛苦仍旧不得解脱,终至是满把泪水,湿透罗襟。用「足」字说明离恨绵绵无期,用「掬」夸张地形容泪水之多,皆是传神之笔。以上几句极力渲染情人不能见面的痛苦。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芳草」句很容易使人想起苏轼的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是说异地他乡的「芳草」,并不能使「行客」迷途忘返,言外之意说他终究是要归来的;后句说杨柳的枝条阻碍了视线(因此闺中人极目远望也无法看到自己的情人);这就形象地写出她盼望行人归来,望眼欲穿的情景。「最苦是、立尽黄昏月,栏杆曲。」结尾二句夸张地说因为天天等到月下黄昏,倚著栏杆翘首以望,以致把栏杆也压弯了,这当然让人「最苦」的。结尾与上片「倚楼人独」相呼应,照应题目,写尽离愁。
这篇抒写离情别绪而陷于苦闷的词作,无疑是南宋社会动荡中现实生活的反映。祖国南北分裂,无数家庭离散,备受亲人伤离的痛苦。辛弃疾本人也远离故乡,对这种现象也深刻了解,颇有体验,因此在他笔下才出现了这样抒写儿女之情,表达离人痛苦的词章。无须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地去寻找什么政治寄托,只就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来说,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文学价值。
满江红·敲碎离愁创作背景
《满江红·敲碎离愁》大致可系于宋宁赵扩庆元三年(1197)春,是时作者隐居瓢泉。有的著者说,看语气此词为思念歌姬之作。其实思念某一歌姬之作可能能是它的写作契机,而词的主人公则是一个思妇。她所思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心爱的而又远行的丈夫。 诗词作品:满江红·敲碎离愁 诗词作者:【宋代】辛弃疾 诗词归类:【写景】、【叙事】、【怀念】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点火樱桃原文: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点火樱桃翻译及注释
翻译似火樱桃,如雪荼藦,映辉斗艳。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著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饮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注释茶蘑:亦称酴醾,以色似酴醾酒而名。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一架:荼藦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龙孙:竹笋的别名。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乳燕引雏:母燕引著雏燕试飞。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造以蝴蝶称梦。子规:亦名杜鹃。
满江红·点火樱桃赏析
《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诉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在词人的笔下,暮春的景致使人眼花缭乱。「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二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读者的眼前。一株株樱桃,硕果累累,红得像著了火;一架荼正盛开着白雪般的花朵,与火焰般的樱桃交相辉映,整个园林红妆素裹,分外娇艳。「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牵引著初产的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呼朋引伴,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可是好景不长,恰如前人的名句「开到荼花事了」所标示的,高潮一过,春姑娘就要回去了,想挽留也挽留不住。也许正是因为预感到春之短暂,乳燕才飞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那些自在的流莺,也因此而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竟然使人有「怯」的感觉。燕之「弱」,莺之「怯」,其实都是词人感伤春天心理的外化,辛弃疾这里则是满腹心事。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春归是象征著希望破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无情推移,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恨,于是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这三句与词人的名篇《祝英台近·晚春》的结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用语和含义都很相似,只是这里语调更为急促,意思更为直截了当一些。词人似在对空呼喊道:千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却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已经愁肠千结,无法解开。这一串怨春之语,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肠千结」三字,尤能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词的下片,具体而细致地抒写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换头的四个三字句:「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承「肠千结」一句而来,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著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愁怀浩渺,语意悲怆,英雄的孤独感拂拂生于纸面。所谓「古今遗恨」,按字面之义自然是指从古至今的恨事,但怀古是为了伤今,因而这里的「古今」,偏重于指「今」。「今」之恨,莫过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向人们说明:词人之「恨」的内容,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的家国大恨;而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响应都寥寥无几,此恨几乎无处可以倾诉,这又是自己满腔愁恨之更深一层。紧接「蝴蝶」二句,化用唐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而变其意。《庄子》上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来文人就将做梦称为「蝴蝶梦」。千里梦,指自己的想家梦。子规的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这两句,是就情造境的哀婉之笔,以深夜不寐的痛苦情景,来将上文所抒写的内容进一步向广阔的时空延伸。一个「不传」,一个「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使得这两句比崔涂原诗更为凄切地表达出思家念远之悲。还须指出的是,从词人的生平、思想及上文的「古今遗恨」等来综合判断,这里的所谓思家,不是思念其江南地区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老家。全阕的结拍云:「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声声」,承「子规叫断」而来,可谓善于呼应,构锁严密。「劝人归,归难得」二语,修辞学上称为「顶真格」,其作用在于文气贯通地倾泻自己的苦痛之怀。这里以情语结束,但由于与前面的形象描写相联系,并且语意真挚感人,所以这个结尾仍然富有韵味,令人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油然而生共鸣之感。
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可分为直抒与曲达两种。所谓直抒,是指张口畅谈,议论之声滔滔不绝,悲壮之情,慷慨豪迈之志,全盘托出,没有半点含蓄,从不凭借外物,不依靠比兴等手法。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忧愤。此词就是属于后类。
满江红·点火樱桃创作背景
《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诗词作品:满江红·点火樱桃 诗词作者:【宋代】辛弃疾 诗词归类:【写景】、【伤春】、【爱国】、【思归】
相关参考
满江红·敲碎离愁[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满江红·敲碎离愁[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作)原文: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诗词作品: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作)原文: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诗词作品: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
满江红·暮春原文: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
满江红·暮春原文: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
满江红·点火樱桃原文: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
满江红·点火樱桃原文: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
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
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