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垂杨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铲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翻译及注释

翻译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著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注释(1)东流:东流县,旧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2)野棠:野生的棠梨。(3)匆匆: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4)铲(cha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5)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寒怯:形容才气或才力不足。(6)觞: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7)系(ji)马:指拴马。(8)「楼空」句: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9)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10)曾见(jian):曾经见过。(11)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12)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明朝(zhāo):以后,将来。(13)尊:指酒器。重见( jian):重新相见,重新遇到。(14)华发:花白的头发。《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赏析

  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换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当时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

  此词上阙中:「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铲地乐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萌生悲凉之情感。「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之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客梦」暗指旧游之梦,「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之欢愉。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而人去楼空了;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颇有信手拈来之感。这五句,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此时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可见,这隐隐含悲之语在其词作中少有。

  此词下阙则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上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尽;此时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作为妙喻。用意一唱三叹,造语一波三折,稼轩为词,达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觉无可言者,他都能尽情抒发。如镜里花难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从何说起。稼轩则又推进一层,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意思是: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只能如此罢了!

  全词以想像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的意味,实为借恋杯之酒,浇胸中感时伤事之块垒。因为有此一结,再返观全词,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辛词郁积如山,欲说还休。清真所为是笔触纤细、笔笔勾勒的工笔仕女图;稼轩作成的却是洒脱爽健、一挥而就的泼墨写意画。这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是词人个性与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同时也能看出稼轩词作风格之独特,确实与众不同。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创作背景

  此词是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辛弃疾年青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此次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 诗词作品: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诗词作者:【宋代辛弃疾 诗词归类:【婉约】、【游子】、【思念】、【爱情】

古诗词大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系列:宋词三百首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2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3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    5可怜:可惜。    6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7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8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9鹧鸪(zhe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阳湖注入长江。公元1175-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书此词于造口壁,当在此时。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此一记载对体会此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会防秋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腾康、刘玨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康、玨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刘玨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赣州府志》)。」《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和,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尤要者,应知隆祐其人并建炎年间形势。当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隆祐以废后幸免,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礡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极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伏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老《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一结悲凉无已。    梁启超云:「《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

古诗词大全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

古诗词大全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原文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刬地東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

古诗词大全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原文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刬地東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

古诗词大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系列:宋词三百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释  1造口:即皂口,镇

古诗词大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系列:宋词三百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释  1造口:即皂口,镇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一作:愁予)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及注释翻译郁孤台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一作:愁予)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及注释翻译郁孤台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原文:勋门积庆,为皇家此日,重生贤辅。崧岳储神须信道,非特当年申甫。清白传芳,高明驰誉,材更兼文武。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天为指日垂弧,张旃持节,不遣穹庐去。中使传宣,颁赐锡赉,清晓欢声旁午。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原文:勋门积庆,为皇家此日,重生贤辅。崧岳储神须信道,非特当年申甫。清白传芳,高明驰誉,材更兼文武。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天为指日垂弧,张旃持节,不遣穹庐去。中使传宣,颁赐锡赉,清晓欢声旁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