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轼《晁错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轼《晁错论》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苏轼《晁错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晁错论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晁错论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消极地看着祸乱发生却不去想方设法对付,那么恐怕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来坚决地制止它,又担心天下人已经习惯于这种安定的表象却不相信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安定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求得成就伟大的功业。这本来就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企图追求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国家安定平静,无缘无故地触发巨大的祸患的导火线。我触发了它,我又能制止它,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祸乱发生却想躲躲闪闪地避开它,让别人去承担平定它的责任,那么天下人的责难,必定要集中到我的身上。
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藉著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自己想赢得那个美名,又怎么能躲避这场患难呢?拿亲自带兵平定叛乱的极其危险,与留守京城的极其安全相比,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却把最危险的事情留给皇帝去做,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啊。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注释1.晁错:前200年—前154年,颖川今河南禹州人,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主张重农贵粟,力倡削弱诸侯,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权贵忌恨。汉景帝四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讨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因此被杀。2.患:祸患。3.为:治理,消除。4.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5.其:代词,指祸患。6.所:处所。这里指解决问题的措施。7.狃(niǔ):习惯。8.不吾信:不相信我。9.惟:只有。10.出身:挺身而出。11.犯:冒着。12.以:而,表顺接。13.固:原本。14.期(jī)月:一个月。这里泛指短时期15.端:开头,开始。16.发:触发。17.收:制止。18.然后有辞于天下: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19.循循焉:缓慢的样子。循循,徐徐。焉,……的样子。20.去:逃避21.昔者晁错尽忠为汉: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朝。昔者,从前。22.山东:指崤山以东。23.并起:一同起兵叛乱。24.以诛错为名:以诛杀晁错作为名义。以······为,把······作为。25.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但汉景帝没有洞察到起兵的诸侯的用心,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26.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受杀身之祸而悲痛,却不明白其中一部分是晁错自己造成的。以,因为。取,招致。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28.之: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29.龙门:今陕西韩城东北,是黄河奔流最湍急处。30.大河:指黄河。31.方:当。32.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可能也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33.是以:所以,因此。34.夫:句首发语词。35.骤:突然。36.其为变,岂足怪哉: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足,值得。37.乃:竟然。38.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想让皇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39.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自己想求得这个美名,怎么能逃避这场患难呢?安,怎么。40.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这是忠臣义士们之所以愤怒不平的原因啊。41.虽:即使。42.何者:为什么呢?43.以情而言:按照情理来说。以,按照。44.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45.使:假若。46.淬砺:锻炼磨砺。引申为冲锋陷阵,发愤图强。47.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即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48.嗟夫:感叹词,唉。49.则无务为自全之计: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务,从事。50.隙:空隙,空子。51.乃其所以自祸欤: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晁错论赏析
苏轼在其人物史论中写了大量的翻案文章,立意新颖深刻,高远幽邃。治国之策,行事之则;爱民之心,嫉恶之恨;他人之思,自我之省,都别出新见,发人之所未见,启人之所未思。晁错曾提出「削藩」建议,后被汉景帝所杀。「晁错之死,人多叹息」,苏轼却翻空出奇,以独特的视角,一家之言,阐述了晁错受祸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功」的主张。
文章开篇为泛泛概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起句看似虚写,实则却在暗说汉景帝时国泰民安中隐含着的诸侯之患。接着,作者便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而不对祸患采取措施,那么祸患便会蔓延得无可救药;「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则夭F也同样不能保持治平安定的局面。作者说的「起而强为之」,暗指晃错的削落。下面,文章又结止上两句的意思。引出「仁人君子豪杰之行」的作为,以此而暗与晃错柑比。用「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概写出历史上的失败者、又具体落实在晁错身上,暗含着对晃错失败原因的评论。这两句堪称全篇关键之处,是作者论说的中心。在此处,它还有承上启下的妙用:「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上承「起而强为之」;「苟以求名者」,下启「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后面,「天下治平」几句,暗写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几句,又虚写七国起兵后晁错的态度。因此,首段虽没直接点出晃错,但却句句在写晃错。抽像中有具体,虚写里含实写,虚实相生中既使后面的论述高屋建扳,又让文章排宕开闺,具有一种滔滔的气势。
第二段,丈章在前面基础上较而易举地由抽像而具体,由隐而显。由历史的抽像概说,过渡到具体的史事论述。西汉社会诸侯的割据势力严重威胁著封建的中央集权、晃错继贾谊之后,屡次建议景帝「削藩」。他说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呕,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用其策,于是出现了「七国之乱」。后来因谗言晁错被杀,后代之人多悲叹晃错的尽忠而蒙害。但苏轼这里却一反传统老调,认为晃错获罪是由于「有以取之也」,从而使文章蹊径独辟、不同凡响。
第三段,作者一方面紧扣史事,另一方面却把笔触拉开,先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介的观点。然后便旁征博引用大禹治水的凿龙门、决江河和溃冒冲突来举例论证,提出「事至而不惧」、「徐为之所」才能使大事成功,以此而暗中指责晁错的临危而逃。
第四段是全篇的主体,这一段议论变得丰富,行文也变得曲折。这一段通过有力的论说鞭辟近里地阐述了晃错取祸的原因。「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苏轼认为「削藩」应该逐步进行,徐为之所」,而不应「骤削之」,骤削则必然导致「七国之乱」,这便是「无故而发大难之端」。仁人君子豪杰却于此时挺身而出,所以能成大业,但晃错不在此时捐身,力挡大难,击溃七国,反而临危而逃,「使他人任其责」,那么「天下之祸」自然便集中在晁错身上了。文章至此。所议之事、所立之沦虽与前文相近,但观点与史事却逐渐由隐而显、由暗而明。文章的气势也慢慢由弱而强、由平易而近汹涌。紧接着,作者又连用了两个反问句,把文章的气势推向了的顶峰。「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是谁引发出七国之难而又临危而逃了选择最安全的处所,把天子陷入至危的境地,这是忠义之士所愤惋之人,既使无袁盎的谗一也不会幸免十祸。这样的结局的原因是「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这两个问句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使文覃呈现出汪洋惩肆的特征。然而苏轼并不就此搁笔,他用两个条件再从反面假设晁错,把文章跳起的高浪又推向了深远广阔。「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这是假设晃错不临危而逃;「使不至于家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这是假设晃错不使人主自将。那么即使有一百个袁盎也不能使晃错获祸。
最后一段,文章的气势渐渐平缓,在感叹历史之时,再一次指出临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错取祸的原因,从而增重了题旨的作用。
作者生活时代,治平已久,文恬武嬉,积贫积弱,作者思治,故此论实为有感而发。起首议论雄深浑徽,有很强的针对性。全篇文章由虚而实,由实而气势滔滔,由气势滔滔而渐渐平缓,把舒缓与紧凑有机地融为一体。
晁错论创作背景
《晁错论》为苏轼在宋仁宗嘉佑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写就并呈与朝廷的文章之一。《晁错论》的具体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本文写于宋仁宗嘉佑五年,是在制科考试前所上二十五篇《进论》之一;另一种说法认为该作品写于嘉祐六年,是苏轼在制科考试中的一篇应试文章。
其一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上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苏轼所上策、论词理俱佳,被推荐参加秘阁考试。
其二嘉祐六年八月十七日,苏轼在制科阁试中合格,得以参加殿试。嘉祐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试制科应试者,称为「殿试」。苏轼首先呈上《中庸论》、《汉高帝论》等二十五篇文章,接着答《策问》,即《御试制科策一道》,举条而对,作了五千余字,并入三等。
诗词作品:晁错论 诗词作者:【宋代】苏轼 诗词归类:【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抒情】
古诗词大全 刘向《司马错论伐蜀》原文及翻译
司马错论伐蜀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司马错论伐蜀翻译及注释
翻译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你们说说各自的见解,让我听听。」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注释1司马错: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2张仪:魏国贵族后代,战国时著名纵横家。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为秦相,曾以连横政策游说各国,有功于秦,封武信君。3下兵:出兵。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市东部一带。4轘(huan,二声)辕、缑(gou,四声)氏:当时的两个军事要地。5二周:指战国时周室分裂而成的两个小国东周、西周。东周都城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西周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6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7有桀纣之乱:以夏桀商纣之乱喻指巴蜀之乱。当时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苴与巴国交好,而巴与蜀为敌国。于是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蜀又伐巴,苴侯求救于秦。8陈庄: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司马错论伐蜀赏析
这是记叙战国时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一交论争,是秦惠王进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的军事论辩。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
文章先列张仪的观点。首先,张仪认为伐韩可分三步:第一,亲善魏,楚,出兵三川,扼住轘山和缑氏山的出口,挡住屯留的通道;第二,由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牵制韩军,秦军乘机直逼二周郊外,声讨周天子之罪,迫其交出象征王权的九鼎宝器;第三,拥九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王业。其次,张仪驳司马错伐蜀之论。认为蜀地偏远,劳师乏众,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而创建王业的关键之地在三川,周室,伐蜀离成功之业太远,不宜采用。
针对张仪之论,司马错斩钉截铁地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然后也分三步论证伐蜀的理由。第一,从宏观上提出建立王业的三条件,即地广物丰,兵强民富,博德广施。而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件,宜从易处着手,增强国力;第二,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用兵不伤众,取其地可广域富民,道义上还可获得禁暴平乱之名,一举数得,既有利又师出有名,不会引起诸侯国的反对;第三,伐韩不可行。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故伐蜀是为上策。
两人观点迥异,但从论辩中可看出:张仪的主张多主观唯心的空想,诸如魏,韩是否同秦国友善,是否愿出兵牵制韩军;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是否臣服,均是不可知因素。司马错是从实际出发,知己知彼,提出积极稳妥的办法,既能发展壮大自己,又能在舆论上站住脚。
司马错论伐蜀写作背景
从为秦国建立「王业」的目的出发,就秦国当前的主攻方向问题,张仪与司马错展开争论。辩论双方在论证各自主张时,都紧扣「利弊」二字,阐明自己的观点。
张仪力主「伐韩」。出兵三川,进逼周室,「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一举称霸,功大利近。他描绘的前景,颇为诱人。正面论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矣。
司马错主张「伐蜀」。先以「不然」二字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张仪伐韩的主张。然后正面立论,指出建立「王业」的三个前提条件:地广、民富、德博。而秦国的现实则是「地小民贫」,「地小」则需广地,「民贫」则需取财,欲「德博」则需树美名。基于当时的客观现实情况,应先选择易于成功的事做。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纵深论述,一一揭示伐蜀之利,攻韩之弊。先论伐蜀的有利条件:「西僻之国」,「戎狄之长」,「桀纣之乱」,伐蜀适逢其时。既有攻伐的口实——「禁暴止乱」,又有必胜的实力——如「狼逐羊群」。终言其利:取地、得财、获美名,一石三鸟,何乐不为?然后从反面揭示伐韩之弊,不仅得恶名、无实利,还可能使秦处于被动危险的境地。对周、韩、楚、魏四国的政治交易与联合抗秦,虽属推论,却切近事实。伐蜀「易」而有利,伐韩「危」而多弊,立论坚实,分析透辟,很有说服力。
二人的论辩风格大相迳庭:张仪蹈空踏虚,高谈阔论,词语华美,耸人听闻,颇具诱惑力;而司马错则沉着冷静,注重实际,不以放言高论蛊惑人,而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张仪纵横家的风采与司马错务实政治家的风范,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诗词作品:司马错论伐蜀 诗词作者:【两汉】刘向 诗词归类:【古文观止】、【外交】、【争论】
相关参考
苏轼晁错论苏轼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轼晁错论【原文】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1,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
苏轼晁错论苏轼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轼晁错论【原文】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1,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
晁错论[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
晁错论[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
中文发音:jiānrěnbùbá。成语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语造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
【坚韧不拔】的意思是什么?【坚韧不拔】是什么意思?【坚韧不拔】的意思是:【坚韧不拔】成语解释: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坚韧不拔】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
司马错论伐蜀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
司马错论伐蜀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
坚忍不拔 jiānrěnbùbá坚忍不拔的意思和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坚忍不拔的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坚忍不拔 jiānrěnbùbá坚忍不拔的意思和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坚忍不拔的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