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渑池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宋代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翻译及注释
翻译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2「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3老僧:即指奉闲。苏辙原唱「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4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5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
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像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像是雪化了,这些爪印也不见了。言外颇有为人生的短促叹息和对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
最后两句,作者自己加了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是说:当年要去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所以诗中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我骑着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和子由渑池怀旧创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和子由渑池怀旧鉴赏二
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雪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
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之笔,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尾联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了展示。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此诗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感受则具体地表现在后四句之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之一。
和子由渑池怀旧鉴赏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诗词作品: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作者:【宋代】苏轼 诗词归类:【古诗三百首】、【人生】、【感伤】
古诗词大全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宋代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全文翻译赏析)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赏析 苏轼,是一代文豪,亦是一个哲人。他的文作,往往深蕴哲思。读苏轼的诗文,不只在于感受他翰墨之间的劲健旷达,更在于体味蕴藏在这劲健旷达之下的情旨邃思。 此诗前两句写时写景,道出在明月尚未高过群山之时,已出白芒千丈。「白毫」在此处指明月白色的光芒。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道家谓天上有白玉京,故苏轼以银阙代指明月。一杯酒还未饮尽,明月已如水流般越涌而出。「乱云脱坏如崩涛」句应和前句的「涌」字,写云波因明月之涌如溃奔的涛水般四散开来,羁乱无缚。「谁为」两句,大展想像,以天上皎月喻天公的眸子,指出天公的眸子,应当以银河千斛的水才能涤洗。「湛然」在此指淡泊,于是令它静看世间之人,照得我深感恬淡,连心都静下来了。「角尾」指东方。西南边如火闪动的星星像弹丸一样渺小难见,东方星宿则光明熠熠宛若盘卧的青龙。「注眼」指集中目光看,「萤火」在这里应当指微弱的灯光。「舣舟」即泊舟,「鱼龙」形容灯火相连的景象。是何人靠近古汴城停泊,看一夜万千灯火舞动,如鱼龙所变。 「曲折」四句,描写当夜诗人泛舟行游时的情景。「青荧」指青光闪映的样子,「灭没」指无影无声。随着闪映的青光渐渐无影无声,小舟已转过了前山;这山日夜经受浪的摇动、风的环绕,岂能永远像初时一般坚固。明月容易低垂,人也容易散去;我泛舟归来以后也仍然可以呼唤童仆斟酒再重看明月。「青荧」四句,皆有哲思。青荧一句点出一种渐变之感,随后深感山峰也应该像这些青光一样在风浪中渐变,不复当日坚固。「明月易低」写出自然规律,「人易散」写出人情规律,渲染出一种物兴则将衰的世事之感。然而「归来」句笔锋一转,点出明月虽然低垂可是仍在,人虽散去可是还有我在,我自己依然可以斟酒望月,以尽情怀。「明月」两句,前句无情但后句有情,世事无情但是人有情。我们不能改变世事的变化,却能掌控自己的心态。在这份无情与有情之间,一展诗人洒脱淡然的胸怀。而这般胸怀和哲思只凭轻舟转过前山的那一瞬、只凭归来的那一刻、只凭这四句诗便由诗人感受到并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不令人钦佩!在这份洒脱淡然的胸怀下,诗人写出「堂前月色愈清好」等四句,指出自己卷帘推门,寂无他人,只有在窗下哭泣的楚老。「南都从事」即诗人的弟弟苏辙,诗人此诗就是和韵苏辙之诗《中秋见月寄子瞻》,其中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两句。因此诗人劝弟弟莫羞贫,像你我这样对月题诗的又有几人呢?「南都」两句正应和了诗人之前的那份洒脱淡然的胸怀心境。明晨人间百事又随着日出开始了它的兴衰更替,而如今一切都仿佛是在梦中做了一回瑶台的客人。 恍然一梦,正是诗人此刻的感觉,而这种感慨并非是只在此时才有,苏轼在念奴娇中也曾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可是这种一切皆如梦境的慨叹是如何才有的呢?在本诗之中,诗人也写道「明月易低人易散」,道尽盈虚有数。可纵然是盈虚有数,依旧是卒莫消长。世间阴阳万物都在盈虚兴衰间不断变化更替,可最终却不会在总体上消减增长,不会真正的消亡。正因为诗人虽然明白盈虚有数,可他同样知晓卒莫消长,因此才有「归来呼酒更重看」一句;因此他才在历经磨难之时,依然心存乐观,依然胸怀一份洒脱,依然说出「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然而正因为盈虚有数,变化难定,诗人才会渐感人生如梦。可是人生真的如梦么?对苏轼而言,他心系的是天下兴衰,可是官场难容。面对宋朝政治上代代加深的弊端,苏轼虽有心匡国辅政,却是不在其位,无能为力。所以他对天下的这份忧虑无可排遣,渐成悲戚。一句人生如梦,其中又有多少是无奈呢?
相关参考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系列:古诗三百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赏析 人生在世,总是到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系列:古诗三百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赏析 人生在世,总是到
和子由渑池怀旧[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标签:感伤人生诗情感其
和子由渑池怀旧[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标签:感伤人生诗情感其
古诗词大全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宋代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全文翻译赏析)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
古诗词大全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宋代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全文翻译赏析)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
词语大全 鸿爪雪泥 [hóng zhǎo xuě ní]什么意思
鸿爪雪泥 [hóngzhǎoxuění][鸿爪雪泥]成语解释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鸿爪雪泥]成语出处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
词语大全 飞鸿印雪 [fēi hóng yìn xuě]什么意思
飞鸿印雪 [fēihóngyìnxuě][飞鸿印雪]成语解释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飞鸿印雪]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飞鸿印
成语飞鸿踏雪成语读音fēihóngtàxuě成语解释鸿:鸿雁。指往事留下的痕迹。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中性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往事留下的痕迹。产生年代古代典故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
成语飞鸿踏雪成语读音fēihóngtàxuě成语解释鸿:鸿雁。指往事留下的痕迹。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中性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往事留下的痕迹。产生年代古代典故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