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文和翻译
Posted 加多
篇首语:愿你在孤独难熬的时光里,始终没有辜负那个拼命的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文和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古诗词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文和翻译
作者或出处:《孟子》 古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现代文全文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著、冻不著,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注释】 [1]于国:治理国家。「于」是个动词词头。焉耳矣:语气词连用,表肯定与完成。 [2]河东:黄河东面。河内:与河外相对而言,此指黄河北面。魏国占有今山西、河南的部分土地。山西在黄河东面(西面为陕西) [3]凶:发生灾荒。 [4]加少:减少。 [5]填然鼓之:填,拟声词。鼓,动词,敲鼓。 [6]兵:兵器。走:逃跑。 [7]或:有的。虚指代词。 [8]直:特,仅仅,只是。 [9]数(cu):密。罟:网。洿:深;或大。 [10]斤:斧的一种。时:季节。 [11]丧(shāng)死:为死者办理丧事。 [12]无憾:没有后顾之忧。 [13]豚(tun):小猪。彘(zhi):猪。食肉:古代官吏才经常吃肉。 [14]谨庠序之教:谨,加强;庠序:周朝称学校为庠,商朝称学校为序,这里指地方学校。 [15]申:反复告诫,强调。 [16]颁白:斑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17]王(wang):作动词用,实行王道。 [18]检:约束,制止。 [19]涂:同「途」。 [20]殍(piǎo):饿死的尸体。 [21]发:开,指打开粮仓救济。 [22]岁:年成。 [23]罪:怪罪。 【赏析】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背景: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了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我们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入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不赈灾不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是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谓「引君入彀」,就是在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了一个圈套。总体上用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
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
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了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
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
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你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你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你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总之,此文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认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主旨及思路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因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得思想,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即减轻徭役、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不饥不寒」,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要求,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解决人民经济生活的问题而取得人民拥戴,才能称王于天下。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古诗词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名(ying),战国时魏国国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魏又称梁,魏王又称梁王。
(2)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于:介词,对于。
(4)尽心焉耳矣:真是费尽心力了。尽心,费尽心思 。焉耳矣 ,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增强语气。
(5)河内:即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
(6)凶:收成不好,荒年。
(7)于:到,介词。
(8)河东:指黄河以东的魏地,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 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9)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10)亦然:也这样。
(11)察:考察。
(12)政:政治,政事。
(13)无如:不如,比不上。如:比得上。
(14)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
(15)对:回答。
(16)王好战:大王喜欢战争。好:喜欢。
(17)请:请允许我。
(18)喻:打比方,作说明。
(19)填然鼓之: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填:象声词。鼓:击鼓,名词活用作动词。之:音节助词。
(20)兵刃既接:兵器刀刃接触以后,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既:已经(以后)。接,接触、交锋。
(21)弃:丢弃
(22)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
(23)曳兵:拖着武器。
(24)走:跑,这里指逃跑。
(25)或:有的人。
(26)则:连词,那么。
(27)何如:如何,怎么样。
(28)直:通“只”,只是,不过。
(29)是:代词,此,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30)如:如果。
(31)则:连词,就。
(32)无:通“毋”或“勿”,不要。
(33)望:希望。
(34)于:比。
(35)违:违反,耽误。这里指耽误。
(36)时:季节。
(37)谷:粮食的统称。
(38)胜:完全,尽。
(39)数:细密。
(40)罟:网。
(41)矗旱屯莸兀这里指池塘。
(42)斤:斧头的一种。
(43)以时:按一定的季节。
(44)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45)丧死:为死者办丧事。
(46)憾:遗憾。
(47)王道:孟子主张用仁政来治理天下,称之为“王道”。
(48)始:开端。
(49)五亩之宅:相传古代一个成年的农民可分得五亩宅基地,住房和园田各占两亩半。
(50)树:种植,名词活用作动词。
(51)衣帛:穿丝织品的衣服。衣,穿,名词活用作动词。
(52)豚:小猪。
(53)彘:猪。
(54)之:的。
(55)畜:畜养。
(56)无:通“毋”或“勿”,不要。
(57)失:与下文的“夺”均为“错过”意。
(58)百亩之田:相传古代一个成年农民可以分得一百亩耕地。
(59)谨:认真从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60)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古代乡学的名称,商(殷)代称“序”,周代称“庠”。
(61)教:教育,教化。
(62)申:重复。这里有反复教导的意思。
(63)孝悌: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64)义:道义,道理。
(6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意思是,年轻人知道孝敬老人,都来代劳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背上驮东西。戴,头上顶东西。
(66)黎民:指普通老百姓。
(67)然而:这样(如此)却。
(68)王:即称王天下,指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69)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从来不曾有过的。
(70)食:动词,吃。
(71)食:名词,食物。
(72)检:通“敛”,收敛,积蓄。
(73)涂:通“途”,路上。
(74)莩:通“殍”,饿死的人。
(75)发:指开仓放粮以赈救饥民。
(76)岁:年成。
(77)非我也,兵也:不是我杀人,是兵器杀人。
(78)无:通“毋”,不要。
(79)罪:归咎,归罪。
(80)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都都来归顺您了。斯:这样、那么。至:归顺。焉:您(至:到。焉:这里亦可)
【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魏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北收成不好,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迁移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收成不好也这样。我考察邻国的政事,不如我用心。(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作战作比喻。咚咚咚地击鼓进军,武器刀刃接触以后,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有的人逃跑五十步后停止。凭借逃跑五十步的人耻笑逃跑一百步的人,那么怎么样?”梁惠王说:“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了;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了。粮食和鱼鳖不能够吃光,木材不能够用尽,这让百姓能够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没有遗憾。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地方的住宅,用桑树种植,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织品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一类家禽家畜的畜养,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不耽误它们的生产季节,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从事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重物了。七十岁以上的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吃肉,普通百姓不饥饿不寒冷,这样却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富足的人家)猪狗吃了人的粮食(官府)却不知道收敛;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打开粮仓赈救;人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所造成的。’这和刺人而杀死他,说‘不是我杀人,是兵器杀人\'有什么不同呢?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来归顺您了。”
相关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通假字词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一说通“敛”收敛积蓄(一些学者提出:“检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通假字词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一说通“敛”收敛积蓄(一些学者提出:“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