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历山之农者侵畔》(《韩非子》)全文意思
Posted 陶器
篇首语: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历山之农者侵畔》(《韩非子》)全文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唐代白居易《村居苦寒》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历山之农者侵畔》(《韩非子》)全文意思
作者或出处:《韩非子》 古文《历山之农者侵畔》原文: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 其人曰:「尧为天子。」 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 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历山之农者侵畔》现代文全文翻译: 历山耕地的人越出田界侵占别人的耕地,舜便去那里耕种,一年之后,田界不再被破坏侵占。河边打渔的人争着在水中高地捕鱼,舜便去那里打渔,一年之后,都让年长的人占水中高地。东夷制陶器的人制的陶器粗劣不结实,舜便去那里制陶器,一年之后,陶器制得很牢固。孔子叹息说:「耕地、打渔和制陶器,都不是舜的职责,舜去干这些事情,是为了挽救社会风气的败坏。舜确实称得上仁呀!他能够亲身耕田做劳苦的工作,百姓都跟着他干。所以说:圣人的德行真能感化人啊!」 有人问儒家的人说:「当这个时候,尧在哪里?」 那个人答道:「尧做天子。」 那么孔于把尧看作圣人又该怎么说呢!圣人能清楚地了解一切,处在帝王的位置上,要使天下没有邪恶的事情发生。如果耕地打渔不发生争执,陶器质量不粗劣,舜又哪里用得着用德行去教化他们呢?当舜挽救社会风气败坏的时候,就说明尧有过错。认为舜很贤,便排除了尧能清楚地了解一切;认为尧是圣人,便排除了舜用德行进行教化的可能,不可能两方面同时成立。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称赞他的盾说道:「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有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不可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现在对尧、舜不可能两方面都称赞,这就像楚人对矛、盾的说法一样。 再说舜挽救社会风气的败坏,一年只能消除一件过错,三年不过消除三件过错。舜的寿命有终了的时候,天下的过错没有完结的时候。用有限的生命跟在永远没有完结的过错后面,一个个地纠正,所能制止的就太少了。如果有赏功罚过的规定让天下一定要实行,并且下命令说:「符合规定的就奖赏,不符合规定的就惩罚。」命令早晨到达,晚上情况就得到改变;晚上到达,第二天早晨情况就得到改变;十天功天天下就能全部改变情况,为什么还要等到一年以后呢?舜还不用这个办法来劝说尧,让他听从自己的意见,竟然亲自做那些劳苦的事,岂不是太没有办法了吗?进一步来说,亲自去做劳苦的事情然后才能感化百姓,这是尧舜也感到困难的事;处在有权势的地位用命令矫正百姓的错误,这是平庸的君主也感到容易的事情。准备去治理天下,却放弃平庸君主容易做到的事,而提倡尧舜很难做到的事,这种人是不可以和他一道治理国家的。古诗词大全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唐代白居易《村居苦寒》全文翻译赏析)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赏析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是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过得十分痛苦,后一部分写作者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相关参考
中文发音:pángyǐnqǔzhèng。成语解释:广泛征引,委曲证明。成语出处: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大抵《庄子》多寓言,如必欲旁引曲证,以实其说,所谓子州支父、石户之农者,又为谁乎?”成语
窳惰 [yǔduò][窳惰]基本解释懈怠懒惰[窳惰]详细解释亦作“窳墯”。懒惰。《商君书·垦令》:“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韩非子·南面》:“是以愚戆窳墯之民,苦小费而忘大
古诗词大全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唐代白居易《村居苦寒》全文翻译赏析)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村居苦寒》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古诗词大全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唐代白居易《村居苦寒》全文翻译赏析)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村居苦寒》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古诗词大全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昔舜曾耕地,遗风日寂寥。世人那肯祭,大圣不兴妖。殿宇秋霖坏,杉松野火烧。时讹竞淫祀,丝竹醉山魈。《题历山舜词(山
古诗词大全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昔舜曾耕地,遗风日寂寥。世人那肯祭,大圣不兴妖。殿宇秋霖坏,杉松野火烧。时讹竞淫祀,丝竹醉山魈。《题历山舜词(山
古诗词大全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盛唐李白《九日登山》全文翻译赏析)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九日登山》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
古诗词大全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盛唐李白《九日登山》全文翻译赏析)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九日登山》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
古诗词大全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宋朝杨朴《七夕》全文翻译赏析)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出自宋朝诗人杨朴的《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赏析 不明白牵牛的用意是怎么回事,每年七月总要邀请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地上的
古诗词大全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宋朝杨朴《七夕》全文翻译赏析)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出自宋朝诗人杨朴的《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赏析 不明白牵牛的用意是怎么回事,每年七月总要邀请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