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洵 辨奸论》(苏洵)译文赏析

Posted 天下

篇首语: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洵 辨奸论》(苏洵)译文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苏洵 辨奸论》(苏洵)译文赏析

2、古诗词大全 《苏洵 六国论》(苏洵)译文赏析

古诗词大全 《苏洵 辨奸论》(苏洵)译文赏析

苏洵 辨奸论 苏洵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洵 辨奸论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1,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2,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3,仅得中主4,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5,非德宗之鄙暗6,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7,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阴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8,凶首丧面而谈诗、书,上此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注释】 1山巨源:(205—283),名涛,西晋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为「竹林七贤」之一。晋初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王衍:字夷甫,与山涛同时而年辈较晚。 2郭汾阳:即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中期著名大将。卢杞:唐大臣,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 3惠帝:指晋惠帝司马衷,以昏庸愚蠢出名。 4中主:指才能一般的皇帝。 5眩世:惑乱天下。 6德宗:即唐德宗李适。鄙暗:鄙陋昏庸。 7今有人:指王安石。 8彘:猪。

【译文】 事情有它发生的必然性,道理有它自身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从微小的迹象中看出显著的结果。月亮四周的光环,预示天要刮风;柱石回潮湿润,说明就要下雨,这是人人所共知的。至于世事的变化,情势的规律,抽像渺茫而不可理解,千变万化而难以预测,又怎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也有不知道这些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心中的好恶扰乱了他的主见,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祸害天下百姓的,定是此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都要被杀了!」就今天而言,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据我所见,王衍其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言谈,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但是他不妒忌、不贪污,追随大流。假如晋朝当时在位的不是惠帝,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皇帝,即使有千百个王衍,又怎么能扰乱天下呢?像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有能力使国家败亡,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难以打动别人,言谈难以影响社会,若不是唐德宗十分昏庸,又怎么会受到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看法,或许有不完全正确之处。 如今有人口中吟诵著孔子和老子的话,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做法,收罗了一批沽名的读书人和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吹捧,自诩为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阴险狠毒,志趣不同于常人。这真是集王衍、卢杞于一身了,他造成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尽吗?脸脏了记得洗脸,衣服脏了记得洗衣,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却不是这样,他穿着罪衣,吃猪狗般的食物,头发像囚犯,面孔像死了家人,却也谈论《诗》、《书》,难道这合乎情理吗?大凡做事不近人情的,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利用最崇高的名誉,掩盖隐藏的祸患,虽然有愿意励精图治的君主和敬重贤才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他们的。因此,他们成为天下的祸患就毫无疑问了,而决不是仅仅王衍、卢杞等人可以相比的。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战功。」如果这个人未被重用,那么是我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产生未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会有如此的灾祸呢?不然的话,天下就会受到他的祸害,而我也将得到有远见的名声,那真是可悲啊!

【评析】 本文作者认为,事情皆有一定的规律,只要能够仔细观察并把握规律,就能见微知著,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而在祸乱发生之前就发现作乱的奸臣。历来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暗中批判王安石,也有人认为此文并非苏洵所作,未有定论。

古诗词大全 《苏洵 六国论》(苏洵)译文赏析

苏洵 六国论 苏洵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洵 六国论1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3,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5、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6,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7,何哉?与嬴8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十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本文选自苏洵史论文章《权书》十篇中的第八篇。 2弊:弊端。 3互丧:相继灭亡。 4独完:单独获得完整。 5厥:那些,指六国现在在任的国君。先祖父:这里指六国的开国之君。 6弥繁:更加频繁。 7未尝:没有。迁灭:灭亡。古时一个国家被打败后,这个国家的贵重器物都会被迁走,因此称为「迁灭」。 8与嬴:帮助秦国。与:帮助。嬴:在这里指秦国,因为秦国的国姓是「嬴」,所以常常用「嬴」来指代秦国。 9始速祸焉:才导致了灾祸的发生。 十李牧:赵国名将,封武安君。 邯郸为郡:把邯郸割让给秦国,成为它的一个郡。邯郸: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六国时是赵国的国都。 三国:指楚国、韩国、魏国这三个和秦国接壤的国家。 并力西向:一起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积威:长期形成的威势。劫:胁迫。 天下之大:这里暗指北宋朝的广大的疆域。 从:跟随。故事:旧事。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拿着土地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而国力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是因为失去了强有力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了用战争取得的土地之外,小的得到邑镇,大的得到城池。比较一下秦国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取胜而得到的土地,它的实际数目要多百倍,六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土地,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的最大欲望,诸侯国的最大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 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这么一点的土地。子孙却不爱惜,拿来送给人,如同抛弃小草一般。今天割让五城,明天割让十城,然后换取一夜的安稳觉。(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的边境,秦兵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暴虐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奉送给他越多,侵犯各国就也越急。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明了。那么直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讲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禾去救火,柴不烧尽,火就不灭。」这话是说得对的。 秦始皇齐国人没有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跟着五国一起灭亡,为什么呢?这是他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缘故。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免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还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而后灭亡,这是用兵作战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以荆轲行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害。赵国曾经五次跟秦国作战,两次失败而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秦军。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赵都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运用了武力而没有坚持到底。况且燕国、赵国处在秦国将要把各国消灭完了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力量孤单,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假使当初三国能够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亲附秦国,刺客不起身赴秦,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那么胜败的命运,谁存谁亡的规律,应当能够与秦国相较量,结局或许还不容易规定呢。 唉!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可悲呀!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压迫,一天天一月月地削割下去,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蓄的威势挟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各自的势力比秦国弱,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胜过它的形势。如果以据有天下的大国,而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那就又在六国以下了。

【评析】 这篇论文出自《四部丛刊》本《嘉祐集》中的《权书》,原来的题目是《六国》,一般选本都标作《六国论》。苏洵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评论史事。他借论说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最终走向灭亡的内在道理是赂秦这一事实,是想说明赂秦的结果反而使秦国日益强盛,自己的国家走向衰弱,并且使那些不赂秦的国家也受到了影响,最终都被秦吞并。他明显地想借古喻今,引起当今执政者的警戒。苏洵在这篇《六国论》中,表明了他反对赂秦,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想法,实际上他是通过论史来暗指当今的政治:委婉地对北宋妥协苟且偷生的外交政策表达了不满。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苏洵《辨奸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辨奸论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

古诗词大全 苏洵《辨奸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辨奸论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

古诗词大全 辨奸论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辨奸论[作者]苏洵 [朝代]宋代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

古诗词大全 辨奸论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辨奸论[作者]苏洵 [朝代]宋代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

古诗词大全 《苏洵 六国论》(苏洵)译文赏析

苏洵六国论苏洵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洵六国论1【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3,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故曰『

古诗词大全 《苏洵 六国论》(苏洵)译文赏析

苏洵六国论苏洵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洵六国论1【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3,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故曰『

古诗词大全 《苏洵 御将》(苏洵)诗句译文赏析

苏洵御将苏洵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洵御将【原文】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1。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御相以礼,御将以术,御贤将之术以信,御才将之术以智。不以礼,不以信,是不为也。不以术,不以

古诗词大全 《苏洵 御将》(苏洵)诗句译文赏析

苏洵御将苏洵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洵御将【原文】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1。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御相以礼,御将以术,御贤将之术以信,御才将之术以智。不以礼,不以信,是不为也。不以术,不以

词语大全 础润而雨   [chǔ rùn ér yǔ]什么意思

础润而雨  [chǔrùnéryǔ][础润而雨]成语解释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础润而雨]成语出处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

词语大全 囚首丧面   [qiú shǒu sàng miàn]什么意思

囚首丧面  [qiúshǒusàngmiàn][囚首丧面]成语解释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囚首丧面]百科解释【解释】成语,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出处】宋苏洵《辨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