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送别》(佚名)全文翻译鉴赏
Posted 柳条
篇首语: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送别》(佚名)全文翻译鉴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送别》(佚名)全文翻译鉴赏
送别 佚名 系列:古代送别诗大全 送别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平声韵,平仄完全符合近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近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情,凄婉动人。柳丝飘飘摇摇,饶有缠绵依恋的情态,故早在《诗经》中,已将杨柳与惜别联系起来:《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历代传诵,脍炙人口。「柳」,又与「留」谐音,故折柳赠别以寓挽留之意,从汉代以来便成为一种风俗。形于歌咏,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已饶有情韵。在南朝、梁简文帝、梁元帝、刘邈等人的《折杨柳诗》,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咏柳惜别之作,还要数隋末无名氏的这一篇最完美。 首联上句写柳条、下句写杨花(柳絮),读起来流畅自然,有如天造地设,略无人工雕琢痕迹。然而稍作分析,便发现词性、音调、意象、情思,又无一不对,实在是异常工丽的对偶句。看来作者已懂得调整平仄,上句开头之所以不用「柳条」、「柳枝」、「柳丝」,是因为第二字应是仄声。改用「杨柳」,「柳」是仄声,却未能表现「柳条」。而继之以「青青着地垂」,则万丝千条,便展现于读者眼前。「着地」,状柳条之长,把读者的视线由树梢引向地面。「垂」,表静态,以见风和日暖。「青青」,既写柳色,亦点时间。柳色由鹅黄而嫩绿而「青青」,则时间不断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状柳条之垂,下句用「漫漫搅天」状杨花之「飞」。杨花十分轻盈,如果风力较猛,便向一个方向急飞;如果风力甚微,便无依无傍,忽高忽低,飘来飘去。这里所写的正是日暖风和之时的景象。「漫漫」,写杨花飘荡,无边无际;「搅天」,写仰望所见。天空都被搅乱,则杨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联系上句,便知「青青」杨柳,并非三株五株,而是夹路沿河,傍亭拂桥,处处可见。于是,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见者无非柳条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见者无非杨花漫漫搅天。而离愁别绪,也随之弥漫于整个空间。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双绾「柳条」与「杨花」,却来了个出人意外、惊心动魄的转折:「柳条折尽花飞尽!」杨花再多,终归要「飞尽」的,这是自然规律。而万树柳丝,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尽」?这两者合起来,无非是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离别之苦、怀人之切。联系第四句,则无限情景,都可于想像中闪现于读者眼前。 「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问,并不是面对「行人」提出的。怎见得?首先,第一、二两句与第三句之间,分明有一段时间距离。送行之时,即使俄延很久,也不可能把「青青着地」的「柳条」一股脑儿「折尽」,更不可能一直等到「漫漫搅天」的「杨花」全部「飞尽」。其次,临别之时,只能问行人「几时归」,怎好问他「归不归」?
古诗词大全 《菩萨蛮》(佚名)全文翻译鉴赏
菩萨蛮 佚名 系列:婉约诗词 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注释 1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或「檀奴」作为对美男子或所爱慕的男子之称。 2挼:揉搓。「挪」的异体字。 3《词品》「美人」作「佳人」,「须道」作「只道」,「一向」作「一面」。 赏析 这首《菩萨蛮》,生动地描绘了折花美女天真娇痴的神态,讴歌男女间的爱情。写得流丽自然,而又细腻入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杨升庵曰:此词无名氏,唐玄宗尝称之。盖又在《花间》之先也。
相关参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系列:古代送别诗大全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系列:古代送别诗大全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
桃夭佚名系列:古诗三百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 1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2灼灼:花开鲜明
桃夭佚名系列:古诗三百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 1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2灼灼:花开鲜明
菩萨蛮佚名系列:婉约诗词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注释 1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
菩萨蛮佚名系列:婉约诗词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注释 1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
古诗词大全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佚名《送别诗》全文翻译赏析)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出自隋代诗人佚名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
古诗词大全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佚名《送别诗》全文翻译赏析)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出自隋代诗人佚名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
渡荆门送别李白系列:唐诗三百首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蜃楼。3、
渡荆门送别李白系列:唐诗三百首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蜃楼。3、